精神中國:1976年以後的文學求索

精神中國:1976年以後的文學求索

1976年,“文革”結束,中國社會轉型,文學界反思過去單一的主流表述,在發展市場經濟的語境中尋找新方向,在書寫上進行多元的求索。本書收錄王德威陳思和、陳曉明、程光煒等十六位具代表性的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專家的論文,文中或捭闔綜述後“文革”文學價值的建構過程,或思索作家﹑文類的何去何從,或回溯當代文學起源,或追記書寫傳統、審視歷史記憶,或彰顯理論上的傳承聯繫,或端詳作品的內在敘述機制,品第話語的精粗優劣,或臨摹被商品化的歷史圖景,智慧的火花四下閃爍,照亮了文學精彩繽紛的求索印記。藉助於這些深入肯切的思辨文字,本書的編輯實際上也完成了“精神中國”這個新概念的醞釀過程,讓1976年以後文學求索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擁有一個既可大幅涵蓋又能精確描述的闡釋平台。

基本介紹

  • 書名:精神中國:1976年以後的文學求索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16
  •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 作者:吳耀宗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910053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精神中國:1976年以後的文學求索》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吳耀宗, 1965年生於新加坡,祖籍福建詔安。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學士﹑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今執教於香港城市大學,為中文碩士課程主任。專業研教中國現當代文學,發表論文多篇,學術專著《被敘述,所以存在》即出。編有論文集《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已出版詩集《心軟》、《孤獨自成風暴》和《半存在》;小說集《人間秀氣》和《火般冷》,獲東協扶輪青年文學獎首獎、新加坡青年藝術獎、新加坡文學獎等殊榮

圖書目錄

吳耀宗 “精神中國”的生成:論述1976年以後文學的新概念(代序)
上編:通體的圖景
陳曉明 去歷史化的大敘事——90年代以來的“精神中國”的文學建構
程光煒 新時期文學的“起源性”問題
陳思和 低谷的一代——關於“70後”作家的斷想
吳耀宗 空間反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苦旅小說
林春城 中國近現代文學史話語和他者化
佐藤普美子 呈現風景——新詩的“公共性”
孫郁 近三十年的散文
林少陽 80年代的李澤厚與“史”:一個觀察近年文學走向的視角
王宣人 “美麗世界的孤兒”——從韓寒、郭敬明小說看當代中國青年精神存在
下編:個體的審視
王德威 信仰與愛的辯證:阮慶岳的小說
許子東 “文革故事”與“後文革故事”——讀莫言的長篇小說《蛙》
陳麗芬 野性的姿勢:《狼圖騰》與中國想像
南帆 後革命時代的詩意:韓少功的散文
黃文倩 生活在他方——重讀高加林與路遙的《人生》
金理 “小說的文革史”及現實焦慮的移置——《古爐》讀札
鄒宇欣 少數民族歷史書寫,宗教的抑或是政治的——以回族作家霍達之《穆斯林的葬禮》為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