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更像是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和教學設計原理的實踐總結,是一個愛學習的實踐者的實戰演習報告。書中的案例多源自作者在課程開發和上課中的真實經歷,比生澀的教育學理論更易讀,結合實踐更緊密;比野路子的經驗介紹更多一些體系化的梳理和通透的分析。作者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更主動、更投入,為了讓課程更聚焦、更科學,為了讓課堂更生動、更有效。經驗之談,不一定成體系,但一定實用,不一定照搬,但一定受啟發。
田俊國,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用友大學校長,中歐EMBA,高級工程師。曾在數家知名IT企業擔任過研發部經理、首席顧問、銷售總監、高級企劃經理、分支機構總經理等職務。
2008年起全面主持用友大學工作。幾年來,堅持“上接戰略、下接績效”的培訓路線,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精品課程開發方法、五星教學、行動學習、講師培養、培養體系建設等方面做了大膽探索和創新性實踐。用友大學以其專業、創新、實戰的優勢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其獨特的精品課程開發方法被《商業評論》評為“最具借鑑價值和操作性的十大中國實踐”之一,並因此獲得2012年度管理行動獎。
田俊國先生有雄厚的業務背景和專業管理經驗,在企業戰略規劃與商業模式、中高層領導力、大項目銷售等領域有較深研究和實踐,現主要致力於建構主義教學實踐和中高端領導力的培養。田俊國榮獲2013年度中歐校友年度人物榮譽獎,其著作《上接戰略,下接績效:培訓就該這樣搞》在業界熱銷。
基本介紹
- 書名:精品課程是怎樣煉成的
- 作者:田俊國
- ISBN:978-7-121-22215-3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4月
編輯推薦
目錄
一、認知的假設決定教學的主張 2
1.從行為主義到建構主義 2
2.世界是感知和建構的世界 6
3.將建構主義當成一種信仰 12
二、好課堂猶如拉風箱 20
1.傳統課堂:一個巴掌拍不響 20
2.理想課堂:學員建構的道場 22
3.五星教學:師生要拍花巴掌 26
三、課程開發像造拉鏈 30
1.好課堂是師生合作的結果 31
2.好課程要氣血順暢 34
3.當烈火遇到濕柴 38
4.五星與“五行”的珠聯璧合 41
第二章 知識、技能和態度要區別對待 45
一、人類對自身認知的突破 46
1.大腦運作機理決定了教學分類 49
2.撬動績效的槓桿 51
二、知識學習貴在有效提取 54
1.有效提取是掌握知識的標誌 54
2.掌握知識的五大策略 58
3.知識學習的三道坎 65
4.知識積累的加速效應 66
三、技能掌握要看自動反應 69
1.潛意識反應是掌握技能的標誌 70
2.掌握技能的五大策略 75
3.養成習慣的三要點 80
四、態度改變需要價值重定位 82
1.態度背後有台階 83
2.態度改變故事會 85
3.影響態度的五要素 88
4.改變態度的五大策略 95
5.多管齊下 99
第三章 形式、邏輯、過程可無限創新 101
一、給學員豐富而深刻的體驗 102
1.持續抓住學員注意力是課程設計的關鍵 102
2.豐富而深刻的體驗才能促進轉變 104
3.邏輯給左腦,過程給右腦 107
二、形式:精彩演繹無極限 109
1.形式創新故事會 110
2.好形式的五大標準 115
3.讓人從概念中獲得直接體驗 120
4.向宣教主義說“不” 123
三、邏輯:錯落有致的貫穿 126
1.好課程必須有好邏輯 127
2.五大基本邏輯 131
3.從混沌到有序 134
4.幫助學員建構自己的邏輯 137
四、過程:張弛有度的編排 140
1.過程設計的三足平衡 141
2.過程設計五大策略 143
3.開發是科學,授課是藝術 149
第四章 精雕細琢的全過程彩排 153
一、需求要深入挖掘和理解 154
1.課程效果不佳有原因 154
2.培訓需求的三個層面 157
3.滿足需求的兩大策略 158
4.培訓需求訪談法 161
5.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165
6.確定課程總體目標 168
二、目標是課程開發的起點 170
1.四兩撥千斤的課程目標 171
2.目標表述看錶現 173
3.表現性目標的表達 176
三、內容要圍繞目標充分延展 179
1.主題閱讀:間接經驗的汲取 180
2.SCORE法則:實踐案例的採擷 184
3.回眸反顧:緊盯目標不放鬆 191
四、工藝設計的創新實踐 194
1.邏輯梳理有訣竅 195
2.形式創新無極限 197
3.過程編排靠試講 199
五、效果評估與持續改進 202
1.教學評估設計 203
2.課程的持續改進 207
3.學員體驗路徑圖 209
第五章 跳出課程開發看課程開發 213
一、面向業務問題的敏捷開發 214
1.有方向即可組織研討 215
2.有問題即可開研討班 218
3.研討成果加工成課程 219
4.課堂也可以建構課程 220
5.課程不厭百回改 221
6.持續強化的評估和培訓 222
二、短平快的微課程 224
1.微學習將是常態 225
2.微課程也要五臟俱全 227
3.碎片和體系 230
三、從課程開發到培養項目 231
1.學習的境界 231
2.培養項目的不同 233
3.虛擬社區交流也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237
參考文獻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