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高州岩群地質特徵及與金銀多金屬成礦關係研究》是由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彭少梅、凌秋賢、楊坤光、鄭建平、邵建國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西高州岩群地質特徵及與金銀多金屬成礦關係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70068[08207]
- 第一完成單位: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970068[08207] |
項目名稱 | 粵西高州岩群地質特徵及與金銀多金屬成礦關係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彭少梅、凌秋賢、楊坤光、鄭建平、邵建國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5-03-01 |
研究終止日期 | 1996-12-31 |
主題詞 | 金礦;銀礦;多金屬礦;成礦模式;廣東;西部;高州岩 |
成果摘要
“粵西高州岩群地質特徵及與金銀多金屬成礦關係研究”是廣東省地質勘查開發局(96)083號文下達的基礎地質研究任務。通過野外觀察,室內測試,並新測地層剖面三條,採用構造岩析法及構造-熱液成礦理論對粵西古老地層體--高州岩群分別開展了學、構造學和成礦學的研究。以岩石地層特徵建立了高州岩群的地層層劃分為黃岑岩組、蕪塘組及新安組三部分;對其沉積環境作了分析,認中-近源濁流沉積,新安組的矽質岩屬熱水沉積,據微古植物組合及同料,認為高州岩群的形成時代為中元古代長城紀。將黃岑岩組的花崗質劃分為三個岩性單元,認為均屬構造熔融成因。將區內的變質作用劃分相,低壓角閃岩相和綠片岩相。並將混合岩化作用歸屬於深熔混合岩,組花崗質岩石呈過渡關係,二者在成因上存在內在聯繫。指出新安組、岩組的構造樣式截然不同;明確指出高州岩群的主要運動方式為拉伸環NE向深層次滑脫,變形溫度為300℃-700℃。初步建立了高州岩群的區域同構造深熔混合岩、同構造深熔花崗岩及同構造侵入花崗岩遞進剪下形了高州頓梭一帶蕪塘組大規模的金(銀)多金屬礦化。認為控礦構造為韌-脆性剪下帶,成礦物質屬淺深混合源,成礦時代為印支期-燕山期。研步研究粵西雲開地區的地殼演化歷史將起著重要推斷作用,課題研究具究的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