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甜16號是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用品種華珍-3/C5選育而成的玉米品種。 2010年09月09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玉2010022。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粵甜16號
- 界:植物界
- 科:禾本科
- 屬:玉蜀黍屬
- 種:玉蜀黍
- 分布區域:廣東
- 品種:粵甜16號
國審玉2010022,粵審玉2008015,
國審玉2010022
省級審定情況:2008年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在西南地區出苗至採收期91天,比綠色超人早熟2天;在東南地區出苗至採收期84天,與粵甜3號相當。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葯黃綠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葉片數18~20片。花絲淺綠色,果穗筒型,穗長18厘米,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甜質,百粒重(鮮籽粒)34.8克。經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兩年接種鑑定,中抗莖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和玉米螟,高感絲黑穗病。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兩年接種鑑定,高抗莖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紋枯病,高感矮花葉病和玉米螟。經西南和東南鮮食甜玉米品種區域試驗組織的專家品嘗鑑定,達到部頒甜玉米二級標準。經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測定,皮渣率11.82%,水溶性糖含量15.60%,還原糖含量6.34%;經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皮渣率12.73%,水溶性糖含量18.49%,還原糖含量6.07%。均達到部頒甜玉米標準(NY/T523-2002)。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鮮食甜玉米品種區域試驗,西南區兩年平均畝產(鮮穗)932千克,比對照綠色超人增產7.3%;東南區兩年平均畝產(鮮穗)912.6千克,比對照粵甜3號增產6.6%。
栽培技術要點: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每畝適宜密度3200~3600株,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和玉米螟,矮花葉病重發區慎用。採用隔離種植、適時採收。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湖北、四川、重慶、貴州遵義、廣西、廣東、安徽南部、浙江、江蘇中南部、上海、福建作鮮食甜玉米春播種植,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和玉米螟,矮花葉病重發區慎用。
粵審玉2008015
特徵特性:
植株壯旺,整齊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後期保綠度好。株高218~230厘米,穗位高81~83厘米,穗長19.9~20.5厘米,穗粗5.3~5.5厘米,禿頂長0.7~1.5厘米,單苞鮮重356~366克,單穗淨重280~290克,千粒重388~393克,出籽率68.28%~70.71%,一級果穗率85%~87%。果穗筒型、粗大,籽粒淡黃色、飽滿。可溶性糖含量25.7%~29.7%,果皮厚度測定值72.3~78.6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6.5分和88.0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抗病性接種鑑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抗紋枯病、大、小斑病和莖腐病。
產量表現:
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76.0公斤和1097.71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分別增產21.13%和18.63%,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37.0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3.34%。
栽培技術要點: ⑴嚴格隔離,防止串粉;⑵中等肥力及中等上肥力田塊畝植3200~3600株;⑶最佳採收期在授粉後20~25天。
審定意見:
粵甜16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3天左右。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25.7%~29.7%,果皮中等,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