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關舊址(粵海關大樓)

粵海關舊址

粵海關大樓一般指本詞條

粵海關舊址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嶺南街道沿江西路29號。1914 年奠基,1916年竣工,為民國時期廣州海關舊址,故名。樓高4層,鐘樓高31.85米,面寬47.2米,進深24.22米,總占地面積 4421 平方米。大樓坐西北朝東南,為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平面呈凸形,門外帶石梯,現為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

清鹹豐十年(1860年),粵海奚稅務司在現關址正式建立公署(外界稱“洋關”)。民國三年(1914年),粵海關大樓工程在現址奠基。大樓由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設計,華昌工程公司承建。民國五年(1916年)5月,粵海關大樓工程竣工。

2006年6月,粵海關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海關舊址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29號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4421 m 
  • 保護級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1015
  • 分類號:Ⅴ-142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結構,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名稱由來,海關華人總工會,省港大罷工,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開放海禁,後設粵(在廣州)、閩(在廈門)、江(在雲台山,今連雲港附近)、浙(在寧波)四個海關。
粵海關舊址
粵海關舊址文物保護石碑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關閉廈門、雲台山、寧波三個海關,僅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粵海關遂居重要地位。清朝皇帝派遣“監督”管理粵海關事務,以滿族親貴充任,具有與總督、巡撫平行而班次略後的官階。鴉片戰爭前,粵海關並不直接管理來粵貿易的外國商人,而是通過特許商行一十三行進行管理。
鴉片戰爭後,十三行壟斷對外貿易的制度被廢除,粵海關開始直接插手外貿管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廣州被英法聯軍占領,英國攫取了中國海關管理權。
鹹豐九年(1859年)10月,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攫奪粵海關行政權。從此,粵海關一直為帝國主義勢力所把持。當時,沙面島屬於租界,為方便外籍人士辦理公務,就在廣州六二三路附近興建了一棟共兩層樓的粵海關稅務司公署。大樓在經歷數次重修後最終被大火燒掉,後來就決定在附近興建辦公地點,也就是現今的“大鐘樓”。
清鹹豐十年(1860年),粵海關稅務司在現關址正式建立公署(外界稱“洋關”)。
民國三年(1914年),粵海關大樓工程在現址奠基。大樓由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設計,華昌工程公司承建。
民國五年(1916年)5月,粵海關大樓工程竣工。
粵海關大樓是全國歷史最久的海關大樓,早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落成的上海江海關大樓和民國十三年(1924年)落成的武漢江漢關大樓。
1949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鬥爭收回海關主權,結束了粵海關為外籍稅務司操控的歷史。同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成立,廣東海關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建築特點

結構

粵海關舊址位於廣州市沿江西路,俗稱“大鐘樓”。大樓坐北向南,大樓整體為磚石與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大部分建築材料由國外進口,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樓高30餘米,地下室至鐘樓共五層,平面呈內廊式布局,三面圍廊。建築正立面三段式特徵明顯,底層做基座處理,為橫向條石砌築,開拱形窗洞,正中設石階20餘級通向二層大門。主入口處外凸,列塔司乾石柱,拱心石上豎刻正楷字型“粵海關”,山花兩側斷檐分別刻有因避免橢圓形字型相連而以“V”代“U”的“CVSTOM”和“HOVSE”字樣。
粵海關舊址
粵海關正面
粵海關舊址頂層的鐘樓建築面積62平方米,分為兩層,下為鐘室,內有不同口徑的銅製吊鐘5座;上為鐘機房,四面各有直徑2.5米的向外圓鐘面,晝夜通明。大鐘1915年由英國製造,由於維護精心,至今依然完整。
粵海關建築背立面以清水紅磚牆為主體,運用細膩的紅磚和灰色粗粒條石飾線,同時以平砌和斜砌的磚砌線腳豐富建築立面,分割方形窗洞。建築一至四層共24個房間,內部裝飾繁多,隔熱、通風、防潮防雨、採光等構造都很有特點。例如,房間門外加裝通風透氣又阻隔視線的“腰門”,房間內設定用於燒炭防潮的淺膛壁爐,地板以飾有精美花紋的進口馬賽克和柚木為主,主樓梯及部分房間有“冬瓜青”色釉面磚構築的牆裙等。

特點

粵海關舊址的一個特色,是採用了英國愛德華時期巴洛克式新古典主義 建築風格,負責設計建造的是兩名英國人——當時的海關總稅務司署營造處的總營造司狄克(D. C. Dick)和建築工程幫辦安洛得(C. D. Arnott),承建方是廣州本地的暉華昌工程公司,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入口數十級台階延伸向上,高聳的愛奧尼式巨型雙立柱通貫二三層,整體風格莊重,盡顯海關威嚴。被當代學者評價為平面功能布局、建築結構、建築設備等各方面均為時代典範,奠定了粵海關舊址作為中國海關大樓建築風格的主基調,更是古典復興主義在嶺南發展的高潮。

文物遺存

粵海關大樓四層檐口上方的古典式鐘樓分上下兩層,高13米,建築面積62平方米,裝置體積碩大的民國四年(1915年)英國原產立鐘機芯,以貫穿鐘樓的重錘提供驅動力,帶動上層走時機構和下層報時機構,並通過4個直徑2.5米的發光鐘面顯示時間,是目前中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全機械傳動式立鐘。下層的發音報時設施包括5個大小不一的銅鑄吊鐘。其中,最大的吊鐘用於正點敲報,另外4個不同音階的中小型吊鐘用於鳴奏樂曲。
“大鐘樓”的鐘聲曾是這個城市中宣布時間的“標準”,在20世紀90年代前,它每逢正點報時,2016年後重新恢復鳴響,為避免擾民,僅在早晚8:00時各鳴鐘8聲。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大鐘樓”是“1916年版”的粵海關稅務司署辦公大樓,是中國現存的最早興建的、最古老的中國海關辦公大樓。其所在的廣州市沿江西路29號,位置獨特優越,既為長堤商貿區的起點,又連線沙面島商貿區和長堤商貿區,是20世紀初廣州城最具活力的商貿中心的一環。
在此原址,曾有過幾個“版本”的粵海關稅務司署辦公大樓:清鹹豐十年(1860年)初建的一層建築,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因被白蟻蛀蝕而改建的二層建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大樓遭火災毀壞重建,但在民國元年(1912年)的大火中嚴重損毀,民國三年(1914年),大樓再次重建,於民國五年(1916年)6月落成並延續至今。在更迭過程中,大樓的風格發生了變化,“民國五年(1916年)版”最突出的特徵,是頂層的鐘樓——廣州街坊至今仍親切稱之為“大鐘樓”,即來源於此。

海關華人總工會

民國十三年(1924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間,粵海關里的粵海關華員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的沙面罷工和省港大罷工,成為近代中國海關反帝愛國的先鋒。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在粵海關華員潘晃等63人的倡議下,全國海關第一個工會組織——粵海關華人總工會在廣州西關的西榮巷誕生。粵海關華人總工會接受中共廣東區委的領導,通過了《粵海關華人總工會章程》,發表了《粵海關華人總工會宣言》《反對海關虐待華員之宣言》,創辦刊物《前進》,大力宣傳進步思想,在領導罷工、弘揚反帝愛國主義思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省港大罷工

民國十四年(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場聲勢浩大、意義深遠的工人運動,總計歷時1年零4個月。罷工期間,10多萬香港工人衝破英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威脅回到廣州,省港兩地參加人數達25萬。罷工工人組織了罷工工人代表大會、罷工委員會、罷工工人糾察隊等機構,執行了一系列鬥爭策略,給英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同時,罷工工人又成為當時廣東革命政權的堅強柱石,在支援東征、南討、北伐,推進國內革命形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鄧中夏、蘇兆征、林偉民等一批中國共產黨員作為省港罷工鬥爭主要領導者,彰顯了強大的信仰力量。

保護措施

2006年6月,粵海關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粵海關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嶺南街道聯慶社區沿江西路29號。
粵海關大樓舊址

交通路線

廣81路、廣高峰快線50路公車至文化公園總站下車後步行可到,捷運文化公園站出站可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