粞

古代把西方和秋季作固定的時空搭配,故“西”轉指“秋季”。“西”又有“江河源頭”之義,引申為“洗滌”。“米”與“西”聯合起來表示“秋收時穀粒脫殼入倉時篩選米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粞
  • 拼音:xī  
  • 簡體部首:米 
  • 筆順:捺撇橫豎撇捺橫豎折撇折橫
  • 筆畫:12
  • 五筆:OSG
基本信息,字形字義,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古籍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字源字形,

基本信息

拼音: xī 注音: ㄒㄧ
田字格中的“粞”田字格中的“粞”
繁體字:粞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形聲
簡體部首:米 部首筆畫:6 總筆畫:12
筆順:捺撇橫豎撇捺橫豎折撇折橫
五筆86:OSG
五筆98:OSG
五行:金
UniCode:U+7C9E
四角號碼:91964
倉頡:FDMCW
GBK編碼:F4D1
規範漢字編號:5268
筆順編號:431234125351

字形字義

xī ㄒㄧˉ
形聲。字從米、從西,西亦聲。“西”指西方、西部。
本義:穀粒脫殼之後、入倉之前,用細篩子篩米(相當於用清水“洗米”)。
轉義:碎米。

基本解釋

xī ㄒㄧˉ
◎ 碎米:糠粞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碎米 [crushed rices]
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過餘生。——陸游《老雞》
(2) 〈方〉∶糙米碾軋時脫掉的皮可做飼料[rice husk]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音西。《類篇》米碎曰粞。
又《廣韻》蘇來切《集韻》桑才切。
又思計切,音細。義同。

漢語字典

[][xī]
[《廣韻》先稽切,平齊,心。]
[《廣韻》蘇來切,平咍,心。]
(1)碎米。
(2)方言碾軋糙米脫下的皮,可作飼料。

音韻參考

[廣 韻]:先稽切,上平12齊,xī,蟹開四平齊心
[平水韻]:上平八齊
[粵 語]:sai1
[閩南語]:chhe3,chhoe3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