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粘孢子綱(Myxospora)
粘孢子綱下分雙殼目(Bivalvulida)和多殼目(Mul-tivalvulida)兩目。
孢子具極絲,並由多細胞的孢子母細胞形成,含有1至多個孢質的原生動物。孢子大,其外表有1個、2個或3個幾丁質的瓣(或稱孢子殼)所包圍。
主要是低等脊椎動物的寄生蟲,多數寄生於魚類(包括淡水魚和海水魚),少數寄生於兩棲類和爬行類及部分無脊椎動物。常見的如碘泡蟲。
碘泡蟲的孢子殼面觀呈卵圓形、橢圓形或梨形。前端有2個梨形的極囊,孢質內有一個明顯的嗜碘泡,常寄生在淡水魚的肌肉、皮下、鰓、內臟等部位。
已知粘孢子蟲有100多種,中國已發現470種左右、感染20多種經濟魚類,特別是青、草、鱅、鰱、鯽等養殖魚類。對漁業危害極大,可使魚種大批死亡;成魚肉質變腥,喪失商品價值;若侵入生殖腺(卵腺),可使催情失敗,影響人工育苗。
具體描述
形態結構
孢子因種類不同,其殼瓣表面有各種條紋的如冠孢蟲、兩極蟲、四極蟲;有褶皺的如某些粘體蟲、碘泡蟲、單極蟲;有向前後伸延成為線狀結構的如新尾孢蟲;有向後伸延成為尾突或針狀結構的如尾孢蟲、有向後伸延成為?狀結構的如冠孢蟲、霍氏蟲;有向兩側延伸成為角狀或翼狀結構的如角形蟲。孢子裡面含有極囊和孢質兩部分。極囊數目因孢子蟲的種類不同而有1~7個之分,其大小有相等或不等之別;其位置有的在孢子前方,有的在孢子兩端。極囊裡面,有作螺旋形盤卷的極絲在幼期孢子的孢質里,一般含有6個核,其中2個是構成極囊的,稱為囊核,2個是構成殼瓣的,稱為殼瓣核;其餘2個核留在孢質里一直至孢子成熟,稱為胚核。有些種類在孢質中還有一個嗜碘泡。
生活史
粘孢子蟲的生活史還不完全清楚。對整個生活周期中核的變化、感染方法以及有無中間寄主等方面,也存在著較多的爭論。一般認為,成熟的孢子從病魚體中落入水底或懸浮在水中,被別的魚吞食,或因接觸而粘附在魚的體表或鰓上後,放出極絲,殼瓣打開,裡面的孢原質成為變形蟲狀體,用偽足移動,經過腸黏膜進入微血管,然後隨血液流到適宜寄生的部位定居並生長發育,這時的蟲體稱為滋養體,是粘孢子蟲在寄主體中生活的主要形式。
滋養體繼續發育,胞核反覆多次分裂,形成幾個孢母體(sporonts)。孢母體繼續生長發育,其胞核也進行幾次分裂,形成6~18個子核,最後形成孢子。滋養體繼續生長,形成的孢子數目也隨之增多。在滋養體周圍的寄主組織,因不斷受刺激而發生退化和改變,產生一層膜將滋養體包圍,這就是通常所稱的粘孢子蟲孢囊。寄生在魚的體表或鰓上的粘孢子蟲,其孢囊最後可被成熟孢子擠破,孢子直接散落水中,重新侵入其他魚體,開始重複它的生活史。寄生在魚體內(如腸、肝、腎、膽、膀胱等)的粘孢子蟲,可通過各器官的排泄管和分泌管輸出體外;但寄生在軟骨和神經系統內的粘孢子蟲,只有在寄主死亡、屍體腐爛後,孢子才能落入水中。
粘孢子蟲可侵襲魚的體內、外各種
器官和組織,每一種粘孢子蟲在寄主中有它的寄生部位。在淡水魚類中,鰓、腸和膽囊是最常被侵襲的器官;海洋魚類的膽囊和膀胱往往寄生1種或多種粘孢子蟲。 當寄生蟲集中寄生在鰓、鰭或皮膚時,所引起的變化是明顯的,通常出現白色的小孢囊,肉眼可看到。
危害
在中國各養魚地區,也流行著種種粘孢子蟲病,其中有與鮭鱒魚打轉病相類似的白鰱瘋狂病,其病原體是鰱碘孢蟲,它侵入白鰱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使病魚體瘦,尾巴上翹,上下打轉,不久即死亡。此病主要流行於浙江杭州地區以及
江蘇、
湖北、
湖南等省。餅形碘泡蟲病危害草魚,其病原體是餅型碘泡蟲,常大量侵襲草魚苗的內臟組織和鰓,主要是腸道,嚴重危害草魚苗的生產。這種病在中國以廣東最為嚴重。流行於廣東和廣西的“埋坎病”,其主要病原體是野鯉碘泡蟲。常出現在鯉、鯽魚皮膚上的鯪單極蟲,往往使全身布滿白色點狀或塊狀孢囊,嚴重影響魚的生長發育,甚至引起死亡。
粘孢子蟲常引起魚類發生種種嚴重的流行病。在北美、歐洲和日本流行著一種鮭鱒魚類打轉病,這是由腦粘體蟲引起的。這種病的流行使鮭鱒魚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