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粉紅胸鷚體眉紋顯著。繁殖期下體粉紅而幾無縱紋,眉紋粉紅。非繁殖期粉皮黃色的粗眉線明顯,背灰而具黑色粗縱紋,胸及兩脅具濃密的黑色點斑或縱紋。上體橄欖灰色或綠褐色;頭頂和背具明顯的黑褐色縱紋,頭部縱紋較細窄,背部縱紋較寬粗,腰和尾上覆羽無縱紋、純橄欖灰色。肩羽具褐白色狹緣,最外側一對尾羽端部具較大的楔狀白斑;兩翼暗褐色,各心均具灰白色海藻橄欖綠色羽緣,大和中
覆羽端橄欖灰白色,並形成兩道翼斑;眉紋白色沾粉紅,頭側暗灰色;自頦至胸部淡灰葡萄紅色;下體餘部乳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黃褐色的;胸和兩脅具深色縱紋,腋羽檸檬黃色。後爪較直、長約12厘米。
冬羽上體較多橄欖灰色、黑色縱紋較著,下體頦至胸灰棕色微沾葡萄紅色,胸和兩脅均具黑色縱紋。
幼鳥和成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淡,胸部縱紋亦較細密而淡。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色較淡,呈角褐色;
跗蹠和趾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9-27g,♀18-26g;體長♂130-179mm,♀130-176mm;嘴峰♂12-14mm,♀12-14mm;翅♂77-93mm,♀78-88mm;尾♂56-77mm,♀58-72mm;跗蹠♂21-25,♀21-2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夏季主要棲息于山地灌叢、高原草地、沼澤、河谷、草原等開闊環境,海拔高度多在2000米以上,最高可達4500米左右,冬季多下到山腳平原、草地、林緣、河壩、耕地、水稻田以及附近疏林中。
生活習性
粉紅胸鷚在中國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南部一帶主要為
留鳥,在中國其他地區為
夏候鳥。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在中國南北之間進行
遷徙。通常4月中下旬遷到北部繁殖地,10月開始南遷。
性活潑,不畏人。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也集成小群。常在草地或稀疏的灌叢中奔跑覓食,受驚擾時則飛至附近樹上。
繁殖期主要以鞘翅目、膜翅目、鱗翅目等昆蟲為食,非繁殖期則主要以各種雜草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所吃植物種類主要有禾本科、沙草科、茜草科種子、蓼子、胡頹子、野葡萄、穀粒等。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大韓民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來源不明:阿富汗。
越冬至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帶。繁殖從中國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邊緣東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遷越冬至西藏東南部、雲南。有迷鳥至海南島。
中國
分布於新疆西部、南部,甘肅北部、西部,寧夏,青海東北部、東南部、柴達木盆地,四川北部、西部、西南部、東部,湖北西部,貴州北部,陝西太白山,山西北部五台山,河北,北京,小五台山,西藏南部聶拉木、錯那、春丕河谷、昌都地區部及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部、東南部,福建和海南島等地(夏候鳥);部分留居四川、雲南、貴州和西藏等地為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通常為7月。隨營巢地區的海拔高度不同,營巢開始的早晚略有差異。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通常營巢於林緣及林間空地,河邊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澤或水域附近草地和農田地邊營巢。巢多置於草叢旁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由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墊以獸毛、羽毛、枯草葉、枯草莖。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的大小為19.5-24.1毫米×14-16.4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變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