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子實體中型至大型,外包被拱形或淺囊狀,菌絲體層具植物殘體殼,肉質層多斷裂形成菌領,內包被體不具柄或具柄,通常不具囊托,子實口緣絹毛至纖毛狀,無子實口緣環。在所研究的標本中未能見到幼小子實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粉紅地星
- 拉丁學名:Geastram rufescens Pers.
- 分布區域:馬勃菌目、地星科、地星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主要品類,
形態特徵
子實體小或中等,在開裂前埋於土或地面基物下,近似球形,頂部咀部不明顯 。成熟後開裂外皮層開裂為6-9瓣 ,反卷 ,張開時總直徑可達5-8cm ,外層鬆軟常與砂粘結成片狀剝離,中層纖維質,乾後外表呈蛋殼色,內側菱色。內層肉質,新鮮時很厚,常裂成塊狀脫落,乾後變成棕灰色至灰褐色的薄膜。內包被無柄,膜質,肉粉灰色,直徑1.5-3cm,粗糙至絨狀,頂部不定形或撕裂成口。孢子球形,褐色,具小疣,3.5-5.5μm。孢絲管狀,厚壁,褐色,不分枝,粗3-6.5μm或更粗。
粉紅地星主要的鑑別特徵是Sunhede(1989)、Coker和Couch(1928)、Dissing和Lange(1961)都描述過:直到開裂前埋生於地下,呈球形。關於肉質層,在新鮮標本里,成熟時呈淡紅色,後變紅棕色,故其中文名稱為粉紅地星。對其擔孢子的大小,不同作者的描述有所差異(見表7)。粉紅地星與毛嘴地星G.fimbriatumFr.很相似,其異同詳見毛嘴地星的討論部分。
生長環境
夏末秋季在林間地上成群或分散生長。
分布範圍
河北、甘肅、新疆、青海、西藏、江蘇、湖南、四川、雲南等。
栽培技術
成熟子實體 小型、中型至大型,多為中型,大小為(2.0-)3. 0~6.8cm,外包被盤1.0~2.5(-3.0)cm。 外包被 拱形、半拱形或淺囊狀(圖26-3~圖26-6),多數開裂至一半或大於 一半處,形成(4-)5~9瓣裂片;裂片多數較寬,常為1.2~1.5 cm,少數狹窄,漸尖或急尖,先端多數向外反卷於外包被盤 下,少數平展或垂直向下,有時內彎向內包被體。肉質層 較厚,新鮮時厚達5 mm,沙土色、菸草棕色、污黃棕色、暗栗色至污 褐色,多數在裂瓣基部斷裂並於內包被體基部形成杯狀菌領(圖25-4~圖26-6),裂瓣上呈橫紋狀或不規則狀開裂成碎塊,部分 脫落(圖26-3、圖26-6),少數標本的肉質層僅開裂而不脫落,長久留存。纖維層草黃色、淡玫瑰色、肉色、淺棕色至污棕黃色 。菌絲體層 具植物殘體殼,殼與菌絲體層較疏鬆地貼生,多數標本的殘體殼部分脫落,少數標本可能完全脫落,可見菌絲體層 為草黃色、暗肉色、棕黃色,且表面較粗糙,有縱裂紋。 內包被體 球形、扁球形或洋蔥形,直徑為(0.8-)1.0~2.5(-4 .0)cm,頂部呈乳突狀或矮闊圓錐形,基部不具囊托,多數無柄,少數有短柄乃至極短的柄(外包被呈拱形的子實體具柄,而 外包被呈淺囊狀者內包被的基部不具柄)。內包被 草黃色、菸灰色、暗煙色、沙土色至棕黃色,表面較平滑,少數略粗糙,長 有灰色或淺棕色細茸毛。子實口緣 乳突狀或矮闊圓錐形,少數扁平或僅為孔形,絹毛至纖毛狀,表面平滑,顏色同於、淺於或 深於內包被,基部無口緣環(圖26-2),少數標本出現幾個乳突狀孔口的情況(圖版Ⅶ2,圖26-1)。柄 有或無,短,僅1 mm 左右,被肉質層斷裂形成的菌領所包圍,肉質層乾後較明顯。 擔孢子 球形,直徑為(2.5-)3.5~5.5(-6.5)μm,個別 達7μm,黃棕色、棕色至暗棕色,表面紋飾為柱狀突或粗疣突、微疣突,掃描電鏡照片可見突起為柱狀或近錐形,高0.6~0.7 μm,頂部圓鈍或平,少數可相連(圖版Ⅻ6)。孢絲多數不分枝,少數有短分枝,直徑為2.0~7.0(-9.0)μm,黃棕色、淺 棕色或幾乎無色透明,顆粒狀突起分布較密或稀。
主要品類
粉紅地星與毛嘴地星G.fimbriatum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