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名 人 (Fr.) Fischer.,屬於 灰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嘴地星
- 外文名: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 編 號: 2832
-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 中文目名: 灰包目
簡介,內容,
簡介
編 號 2832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Lycoperdales
中文目名 灰包目
拉丁科名 Geastraceae
中文科名 地星科
拉 丁 名 Geastrum fimbriatum
中 文 名 毛嘴地星
定 名 人 (Fr.) Fischer.
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472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
內容
采 集 地 (林中地上):河北 ( 40;43;).甘肅 ( 40;53;).寧夏 ( 40 ).青海 ( 40 ).雲南 ( 43 ).西藏 ( 610 ).幼小子實體 在展開前生於地下,球形,頂部突起或有喙(高可達1 cm)(圖 18-3),直徑為1.0~2.0(-4.0)cm,其表面被有植物殘體殼。 成熟子實體 小型至中型,大小為(1.5-)2.5~4.0 (-6.0)cm。 外包被 多數為淺囊狀或深囊狀,少數拱形(圖18-6~圖18-9),開裂至一半或大於、小於一半處,形成5~11 瓣裂片,以6~9瓣為多,裂片瓣多數寬,少數狹窄,漸尖,0.6~1.5 cm寬,向外反卷於外包被盤下或平展、僅先端反卷,少 數垂直向下、向上,或者內彎向內包被體。肉質層 薄,棕黃色、污棕黃色至污褐色,沿裂瓣邊緣收縮或開裂呈橫紋狀、不規則 狀,不脫落或在裂瓣先端脫落,基本不形成菌領。纖維層 白色、草黃色、沙土色至棕黃色,薄,紙質。菌絲體層 薄,明顯具 植物殘體殼(圖18-8~圖18-9),殼結構較疏鬆,可見白色菌絲體,在外包被基部和裂瓣先端殘體殼易連同菌絲體層一起脫落, 露出白色纖維層(圖18-5),老標本上菌絲體層可全部脫落。 內包被體 球形、近球形、卵形、梨形、陀螺形,直徑為0.4~3 .4 cm,大多為1.0~2.5 cm,頂部乳突狀或具闊圓錐形突起,基部無柄或極少數具柄,無囊托(圖18-7~圖18-9)。內包被 草黃色、沙土色、暗煙色、棕黃色至褐色,表面平滑但長有褐色或棕色細茸毛。子實口緣 乳突狀或闊圓錐形,頂部鈍圓,絹毛 狀或纖毛狀,表面長有細茸毛,較平滑,顏色多數淺於或同於內包被,無口緣環(圖18-4)。 擔孢子 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 (2.5-)3.0~4.0(-5.0)μm,少數標本里孢子直徑可達5.5μm。淺棕色至黑棕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表面多數具微疣突及 微刺突(圖18-1),掃描電鏡照片顯示其突起短小,僅0.3~0.4μm高,較稀疏,頂部鈍或稍尖,有時相連(圖版Ⅺ4)。孢絲 不分枝,少數短分枝,直徑為2.0~7.0(-10.0)μm,淺黃棕色、黃棕色,有的幾乎無色透明,壁厚,表面較光滑,顆粒狀 突起分布稀疏或較密(圖18-2)。
毛嘴地星的鑑別特徵為:成熟子實體小裂至中型,外包被多為囊狀(淺囊狀或深囊狀),少數拱形,菌絲體層明顯具植物殘體殼,但殼易連同菌絲體層一起脫落,內包被體不具柄,僅個別具短柄,子實口緣纖毛狀,無口緣環。該種與粉紅地星G.rufescensPers.因擔子果大小的相近、子實口緣纖毛狀、無口緣環、內包被上有細茸毛、菌絲體層均被有植物殘體殼而很相近,尤其是該種乾標本的外包被變硬,肉質層暗褐色,很像粉紅地星。但是,粉紅地星的擔子果一般大於該種(可達6.8cm),多為拱形,裂瓣較硬,肉質層常開裂脫落並形成菌領,內包被體多有柄,擔孢子也略大一些,直徑可達5.5(-6.5)μm。Waveren(1926)曾認為該名稱是G.rufescens的異名,且還研究過標籤是G.rufescens的由Persoon定名的標本。但是,據Sunhede(1989)分析,Persoon(1801)在G.rufescens名下的標本,既包括了G.rufescens,也包含有G.rufescensvar.minor,而後者,已被認為是G.fimbriatum的異名。基於這一理由,鄧叔群(1963)所記述的分布於雲南的G.rufescensvar.minor,在此僅作為G.fimbriatum的異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