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35M武裝直升機

米-35M武裝直升機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陸軍航空兵發展與俄其他軍兵種一樣陷入困境。但歷史並不照顧受困者。高新技術湧入的現代戰場使作戰樣式發生巨大變化,對武裝直升機的戰術技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35M武裝直升機
  • 外文名:M -35M helicopter gunships
  • 成功首飛:2004年上半
  • 使用壽命:4000多個飛行小時
歷史由來,主要參數,

歷史由來

俄陸軍航空兵的核心裝備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卻顯得技術落伍,難以承接重任。俄陸軍也想發展新型武裝直升機,又受經費嚴重製約,只能研製生產少量的卡-50、卡-52和米-28H等新型攻擊直升機。現今卡-52和米-28H還未成建制裝備部隊,已裝備部隊的卡-50也只有10架,鳳毛麟角,實在無法形成戰鬥力。是形勢所逼,也是俄羅斯人聰明,俄羅斯陸軍堅持了“武備建設要花最少的錢取最大的效能”的重要原則,走適應目前和未來戰場需要的改進改型之路,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武器裝備的潛力,保持俄軍足夠的軍事實力,維護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地位。於是,大力對米-24“雌鹿”進行改進改型提上了俄陸軍發展日程。
“雌鹿”改進出的俄羅斯米-35M攻擊直升機“雌鹿”改進出的俄羅斯米-35M攻擊直升機
米-24“雌鹿”曾是種優秀的直升機。它的機載武器性能和作戰效率遠遠超過世界同類攻擊直升機。它有過在直升機空戰中擊敗美國“眼鏡蛇”直升機的驕人戰例。它與“阿帕奇”沒有正面交過手,但性能各有所長。米-24於1973年開始裝備部隊,先後發展有米-24A、米-24D、米-24V和米-24P等多個型別。它的主要缺點是機載設備落後,無法遂行夜戰和在複雜氣象條件下作戰的任務,致使其主要作戰性能無法得以充分的發揮。但米-24具有機體結構優良、動力系統好的基礎,大有改進改型的潛力可挖。而俄羅斯陸軍現有1000多架米-24,升級改進前景廣闊,何況其他國家還有600架米-24,改進的潛在用戶數量也非常可觀,促使米-35M的誕生。

主要參數

米-35M於2004年上半年成功首飛。它擁有更高的作戰效能,這引起了俄羅斯國防部和訂購米-35M的外國用戶的廣泛興趣。由於採用了延長使用壽命模組,米-35M技術壽命為4000多個飛行小時,就是說米-35可服役到2020年,比原機延長使用壽命15年。採用改善飛行性能模組,米-35M換裝了功率更大的TBЗ-117BMA發動機,配裝全玻璃鋼旋翼槳葉和氣動效率更高的X型尾槳。改進使米-35M比米-24減輕300公斤,航程增加100公里,達到700公里;實用升限達5100米,增加了600米;爬升率由9.6米/秒提升到12.4米/秒。它顯示出的機動靈活的低空、超低空飛行性能讓行家驚嘆。
米-35M米-35M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米-35M採用的增強機載武器系統效能模組。它使米-35M可掛16枚更為先進的9M120空地飛彈。9M120飛彈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方式,以取代雷射駕束制導方式,具有抗自然和人為干擾能力。它的串聯式戰鬥部威力強大,不單能攻擊空中目標,也可攻擊地面目標,足以擊穿有850毫米厚裝甲防護的坦克。米-35M裝備“針”-B型空空飛彈,擁有與敵低空飛行戰鬥機及武裝直升機進行空戰的能力。米-35M用雙管23毫米航炮代替了米-24的4管12.7毫米機槍,使其對小目標的殺傷能力提高了60%。
採用夜間作戰能力模組把米-35M推進當今世界先進直升機行列。它加裝了全晝夜多通道光電觀察瞄準系統,具有很強的夜間觀察和搜尋能力。它的飛行員配備了前視紅外頭盔顯示系統,使飛行員在夜戰時能與地面保持目視接觸。機上裝置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將導航數據實時傳到頭盔顯示器上,以利飛行員及時修正航向。有了夜間作戰能力模組,米-35M似獲得某種魔法一樣,擁有了可靠的全晝夜作戰能力,也使全機整體作戰效能大幅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