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捷克時期
1963年,執導劇情短片《Kdyby ty muziky nebyly》,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64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
黑彼得》,該片獲得
第1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美國時期
2009年,與彼得·福曼聯合執導歌舞劇情片《不如疾行》;同年,擔任第4屆
羅馬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2010年,獲得第6屆
蘇黎世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米洛斯·福爾曼的父親是一名信仰猶太教的國小教師,而他的母親是一名清教徒,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於納粹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他上面還有個比他大12歲的哥哥。
婚姻情況
第一次婚姻
1958年,米洛斯·福爾曼與捷克女演員亞娜·布賴霍娃結婚。1962年,兩人離婚。
第二次婚姻
1964年,米洛斯·福爾曼與捷克女演員兼歌唱家薇拉·克雷沙德洛娃結婚;之後,她為米洛斯·福爾曼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他們分別是馬蒂·福爾曼和彼得·福爾曼。1999年,與薇拉·克雷沙德洛娃離婚。
第三次婚姻
1999年,米洛斯·福爾曼與比自己小34歲的私人助理瑪蒂娜·澤布里諾娃結婚;之後,她為米洛斯·福爾曼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分別命名為安德魯與詹姆斯。
逝世情況
2018年4月13日,米洛斯·福爾曼因病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去世,享年86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09年 | 《不如疾行》 | 電影 |
2006年 | | 電影 |
1999年 | | 電影 |
1996年 | | 電影 |
1989年 | | 電影 |
1984年 | | 電影 |
1981年 | | 電影 |
1979年 | | 電影 |
1975年 | | 電影 |
1973年 | 《八個視點》 | 短片 |
1971年 | | 電影 |
1971年 | | 短片 |
1967年 | | 電影 |
1965年 | | 電影 |
1964年 | | 電影 |
1963年 | 《才能競技》 | 電影 |
《Kdyby ty muziky nebyly》 | 短片 |
人物評價
米洛斯·福爾曼的作品強調個人風格,善於描寫人的行為及特性,他無論拍攝什麼題材,都能在每個故事中發掘出值得參照的人性哲理,他在電影的自由創作中發現和認識了自我。(Mtime時光網、美國導演工會評)
米洛斯·福爾曼的電影不但票房可觀,還是學院派的必讀,其作品擅長深刻洞悉人性、呈現生活本真。他擅長的是將這些富有爭議的人物的神秘面紗揭開,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讓觀眾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多方面的角度體察他們的生活。他總是能夠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特異性格,拿捏人物行為的細膩微妙,將演員的表演潛能發揮到極致。(《新京報》評)
米洛斯·福爾曼的電影作品滲透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雖然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存在主義者,但是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存在主義哲學和世界觀對他產生的巨大影響。在他的電影作品敘事之中反映為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衝突,對這種衝突的存在主義化表現是他的電影作品最顯著的特色。他很好的適應了好萊塢的創作規律和文化環境的同時保持著自己一貫的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依然始終保持著東歐人對於社會,歷史,人類自由等嚴肅命題的持續關注和審視。(《當代電影》、孟小琪評)
米洛斯·福爾曼總是站在非道德的立場上對人物做多層次、多角度的性格分析,並敢於從觀眾無法接觸或者想像的名人身上抽取出他所感興趣的那部分個性加以放大。他的影片中反思美國和歐洲歷史,會同一些作品中犀利的現實批判,共同展現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罪惡,而他的影片中對於呈對立面的反叛者和社會規範、道德體系的維護者形象的反覆描摹,集中透露著他對於人類尷尬的生存狀態和終極命運的憂思。豐富的社會性主題使得他的作品區別於一味的好萊塢主流商業片,呈現出濃厚的藝術氣息。(鄭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