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弗勒什毛爾蒂

米哈伊·弗勒什毛爾蒂Mihaly Vorosmarty(1800年12月1日-1855年11月19日)匈牙利社會改革時期(1825~1849)致力於建立真正匈牙利文學的詩人和戲劇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哈伊·弗勒什毛爾蒂
  • 外文名:Mihaly Vorosmarty
  • 出生日期:1800年12月1日
  • 逝世日期:1855年11月19日
個人簡介,經歷與作品,

個人簡介

米哈伊·弗勒什毛爾蒂Mihaly Vorosmarty(1800年12月1日-1855年11月19日)匈牙利社會改革時期(1825~1849)致力於建立真正匈牙利文學的詩人和戲劇家。他使匈牙利文學不僅在語言而且在精神上均成為民族文學。生於破落貴族家庭,很快就不得不自食其力。

經歷與作品

1825年發表史詩《卓蘭的出走》(Zalan futasa),描寫匈牙利被馬扎爾人酋長阿爾帕德大公征服。1830年,他成為新建立的匈牙利科學院的第一名院士,創作了真正偉大的詩劇《鐘哥與金黛》(Csongor es Tunde),這是一部《仲夏夜之夢》一類的回憶往事的象徵性神話故事。他遲至1843年才結婚。其妻勞拉‧查恰亞吉(Laura Csajaghy)給他以靈感,使他寫出一些優美的詩篇,其中最優秀的一首是《致作白日夢者》(A merengohoz,1843)。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爆發時,作為拉約什·科蘇特的一名熱情戰士擁護民族獨立事業,並任國會議員。在隨之而來的鎮壓期間,他不得不躲藏起來,和3個孩子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個人的挫折和國家的苦難,影響了他的精神,雖然他還能寫些好詩如《老茨岡》(Ven cigany,1854)等,但他再也不能繼續往日那樣的活躍。
弗勒什毛爾蒂紀念群雕弗勒什毛爾蒂紀念群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