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吉安尼

米吉安尼

阿爾巴尼亞詩人、作家。原名米洛什·傑爾吉·尼古拉,生於斯庫台一個中等家庭。早年失去父母,深知孤兒和窮苦人的不幸。在地拉那中學畢業後,進入馬其頓的馬納斯蒂爾神學院學習。1932年回到祖國。翌年在斯庫台附近的烏拉卡村當教員,與共產黨人建立了聯繫,走上革命的道路。1935年回到斯庫台,寫完並準備出版詩集《自由詩》。1936年春天,被調到普克任教。作品在《新世界》上發表。從此他的名望與影響愈來愈大,成了“1935年的一代”作家的領袖。1937年為醫治肺病到了義大利的都靈,進入當地大學的文學系。1938年 8月病逝於義大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吉安尼
  • 國籍阿爾巴尼亞
  • 逝世日期:1938年 8月
  • 職業:詩人、作家
藝術成就,代表作,作品欣賞,文學地位,

藝術成就

代表作

他的第一部詩集《自由詩》(1936)由《復興之歌》、《貧困之歌》、《西方之歌》和《青年之歌》4部分組成。《復興之歌》是由《我們是新時代的兒女》、《讓人誕生吧……》、《覺醒》、《火星》、《青年之歌》和《未唱出的歌》6首詩組成的組詩。

作品欣賞

詩人唱道:“歌唱吧,青年人,唱起快樂的歌兒無限歡欣;歡笑吧,青年人,世界屬於你們!”在組詩《貧困之歌》中,詩人描繪了貧苦民眾悽苦的生活,揭露了反動教會的虛偽和兇殘。在《西方之歌》中,詩人痛斥了那些拜倒在西方頹廢文化面前的知識分子。在《青年之歌》中,詩人讚美了美好的未來和生活的歡樂。他還創作了百餘篇散文作品,其中的名篇《我的城市的復唱曲》(1934)、《在教堂里》(1935)、《禁果》(1935)、《玉米的傳說》(1936)、《小留利》(1936)、《澤奈力》(1938)等篇,從不同的生活側面揭露了現實社會的腐朽與黑暗,表達了人民民眾渴望自由和幸福的願望,表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

文學地位

米吉安尼的創作生涯雖然短促,但發表了《自由詩》(詩集)及散文和短篇小說百餘篇,在阿爾巴尼亞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