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冠,古代中國冠飾之一。產生於漢,盛行於魏晉南北朝,男女皆可服用。漢代的武弁大冠,是古代形如覆杯、前高后銳,以白鹿皮所做的弁和幘的複合體。但漢代武弁大冠不用鹿皮製作,而用很細的繐(細紗)製作,作好後再塗以漆,內襯赤幘。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與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均曾出土漆〓紗弁,這種冠式在沂南東漢畫像石墓門橫額上也可見到。鹹陽楊家灣西漢墓從葬坑出土的戴弁陶俑,弁下有幘,也就是武弁大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籠冠
- 時期:漢
- 適宜人群:男女皆可
- 外形:形如覆杯、前高后銳
- 釋義:古代武官所戴的帽
籠冠,黃金璫附蟬,圖片,
籠冠
西漢時武官一般不戴金屬的胄,而戴武弁大冠,東漢時,武士多穿甲冑而不戴武弁大冠,但出現了籠冠,就是以一個籠狀的硬殼套在幘上,從造型看,是漢代武弁大冠的發展。南北朝戴籠冠的人物,在《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北朝各石窟禮佛圖、供養人像,陶俑中都可見到。隋代的籠冠,外廓上下平齊,左右為略帶外展的弧線,接近一個長方形。唐貞觀(公元627年至649年)到景雲(公元710年至711年)間的籠冠,外罩呈梯形,唐籠冠造型吸收進賢冠的特點而趨華麗,漸與通天冠、梁冠中的某些裝飾靠攏,最後演變為籠巾。
黃金璫附蟬
漢代中常侍所戴武弁大冠,有黃金璫附蟬及貂尾的裝飾。晉與十六國時期的金璫附蟬,據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及甘肅敦煌前涼汜心容墓,遼寧北票北燕馮素弗墓等處出土實物,都是在金片上鏤出蟬形,再焊上金粟珠。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金蟬,蟬形與幾何紋組合鏤雕成一個裝飾牌,蟬目用灰石珠鑲嵌,背面再焊上一片大小形狀相管金片,這金片就是所謂"金璫"吧。《隋書·禮儀志》引董巴《輿服志》說:"內常侍右貂、金璫、銀附蟬",則隋代蟬紋應該是用銀製作的。簪貂尾的圖像,在敦煌莫高窟235窟唐垂拱二年壁畫,湖北鄖縣李欣墓壁畫中均有發現,但都是將貂尾直接插在平巾幘上的,平巾幘外未罩籠冠。在籠冠上插貂尾的形象在北魏孝昌三年寧氏石室線雕人物中也有發現。到了宋代,不再簪貂尾而用雉尾代替,元明時期改插鵬羽。
圖片
籠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