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辦淮鹺力圖興復引岸折

《籌辦淮鹺力圖興復引岸折》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籌辦淮鹺力圖興復引岸折
  • 作者:左宗棠
  • 作品出處: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奏為籌辦淮鹺,力圖興復引岸,冀於課額、民食兩有裨益,兼籌善後諸需,俾速睹成效,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維江淮財賦以鹽課為大宗,淮南、北官鹽運銷皖岸、西岸、鄂岸、湘岸,地大利博,浙、粵、四川、長蘆所弗及也。乾隆、嘉慶年間,征剿大、小金川,蕩平台灣,戡定川、楚各匪,淮商屢輸巨款,時稱極盛。厥後憑執根窩坐享厚利,紈袴相承,鮮知營運,而鹺業遂衰。道光十一年,前督臣陶澍創行票法,以救淮北之窮;嚴剔陋規,放兆戀以除淮南之弊。從此奏銷正、雜各款每歲數百萬,始資敷衍。後之恪守遺法,並擬賡續恢張者,惟陸建瀛。惜時會倉皇,有志未逮。迨發逆狓猖,長江梗姜妹充淋阻,引地遍遭蹂躪,金陵被陷,雅盼欠鹽法蕩然。皖岸銷淮北之鹽,兼借銷海濱之鹽。鄂借川鹽。湘岸、西岸兼銷粵鹽、浙鹽。但取顧濟民食,劃地征厘,遑問淮課?同治三年,金陵克復,江路暢行,前督臣始概請改行票法。維時垣灶久荒,課懸商散,官運、商運均未能行,惟招徠票販謎宙,試行各岸,但期淮鹽銷路漸暢,不務求贏也。按:鹹豐元年綱額,鄂、湘兩岸行六百斤大引,官鹽共四十一萬三千四百五十六引;同治三年以後,只行二十七萬二千引。鹹豐元年,皖岸行六百斤大引,官鹽共十一萬四千八百五十八引;同治三年以後,只行七萬二千引。西岸則被禍較淺,淮鹽由九江、湖口而入,銷數照常有捉朽艱盛加,鹹豐元年綱額行六百斤大引,官鹽十四萬五千一百二十引,商販請領十七萬引,現尚有加領引票者,臣以行銷溢額,暫停未給。此外皖岸、鄂岸、湘岸,則收復已久,引額常懸,而場垣存鹽日多,皚素山積。海濱之民煮海為業者,皆盻盻終歲,無以為生;而主持鹽政者,猶堅持加引無益有損之說,悍然不顧,商販有以加引請者,概予駁斥。棄國家二百餘年一成不易之法如弁髦,委沿海數十萬戶一息僅屬之民於溝壑,誠不知其何說也。習汗厚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此文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作者簡介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湖南湘陰人。生於耕讀之家。道光十二年(1832)中舉人。青年時,講求“經世致用”之學,為陶澍、林則徐及賀長齡、賀熙齡等名宦賞識。但懷才不遇,三次會試均落第。鹹豐初,先後兩次入湖南巡撫幕府,參予鎮壓太平軍。鹹豐十年(1860),組成“楚軍”,入江西、浙江,任浙江巡撫、閩浙總督,於同治四年底(1866年春)在廣東嘉應州消滅太平軍餘部。旋調任陝甘總督,督辦陝甘軍譽櫻妹務,同治六年至十二年(1867——1873)參予鎮壓西捻軍及陝、甘回民起義,先後任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光緒元年(1875),立主收復淪陷十餘年的新疆,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率軍粉碎阿古柏入侵勢力,封二等侯爵。又“輿櫬出關”,力主抗俄,以武力為後盾,支持外交談判,收復伊犁地區。左宗棠還主張學習西方“長技”,振興國家,先後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和“蘭州機器織呢局”。光緒七年,任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又外調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全面爆發,任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積極主持抗法鬥爭。光緒十一年七月(1885年9月),病逝於福州,謚“文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