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發展歷程
概述
創始期
發展期
繁榮期
簡帛學:國際顯學伴隨隱憂
概述
1 “發見時代”的“幸運兒”
1930年,在我國西北地區發現“居延漢簡”,1931年這批漢簡運到北京。勞榦、賀昌群、向達、余遜、馬衡等學者對其作了部分的整理和考釋,1936年,原西北科學考察團將勞榦、余遜的部分考釋成果用曬藍紙印刷出版,這就是“曬藍本”。抗戰期間,為躲避日寇戰火劫掠,工作人員將其輾轉運到美國,1965年又運到我國台灣地區,目前由位於南港的“中研院”史語所收藏。基於這批漢簡,勞榦分別於1943年和1944年出版《居延漢簡考釋》的釋文和考證兩部,兩書都是在艱苦的條件下以石印出版。
1949年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博物館等單位一起在西北地區發掘,出土漢簡3萬多支,已經出版《居延新簡:甲渠侯官和第四燧》。然而,肩水金關部分則遲遲沒有出版,懸泉置的漢簡也沒有公布。“其中原因很複雜”,甘肅省簡牘研究和保護中心主任張德芳這樣告訴記者。他透露,肩水金關的那冊2011年將會出版。中國學者的漢簡研究,產生了多部高水平的學術著作,如陳夢家的《漢簡綴述》、陳直的《居延漢簡研究》等。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漢墓中出土了漢代竹簡。簡文書體為早期隸書,寫於西漢文景時期至武帝初期。這部分漢簡中有兵書,一號墓竹簡中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孫臏兵法》十六篇和佚文五篇,這一發現為“孫子和孫臏是不是同一人”等學術疑案畫上了句號。
1972—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大量簡帛。後來,成立了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這個小組匯集了一批功力深厚的學者:朱德熙、張政烺、唐蘭、裘錫圭、李學勤等。《馬王堆漢墓帛書》第一、三、四冊早已出版,但最初規劃的其他幾冊至今仍沒有出版。目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承擔了該項目。
1993年下半年郭店楚簡出土,1998年5月《郭店楚墓竹簡》出版。這批新材料引起中外學者極大關注,一時掀起了“郭店楚簡熱”,與之相關的討論會召開了多個。《郭店楚墓竹簡》的整理者彭浩告訴記者,整理工作“很難討好”,因為高手都在後面,一個人的能力敵不過千百萬人。他對各種看法都聽,但是從來不回應。有時,討論又會回到原來的地方。他說,這本書是按照考古學的方法進行整理的。日本著名學者池田知久曾告訴他,這本書自己買了三部,“一本放到研究室,一本放在書房,一本留起來”。正是這批郭店簡,為老子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證明了《老子》一書成書早於戰國;其中的《性自命出》、《語叢》等篇填補了孔子和孟子之間早期儒家的思想空白,為“思孟學派”的研究貢獻了寶貴材料。
不斷出土的簡帛,不僅提供了與傳世文獻有差異的不同版本,可以為校勘提供材料;而且包含佚書和大量歷史檔案,為研究者們貢獻了細化、深化先秦至魏晉時期學術研究的寶貴材料。一些此前未見的材料,甚至提供了填補學術史空白、解決“歷史疑案”的可能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特殊學科簡帛學的負責人、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告訴記者,研究戰國秦漢魏晉史不能也不可能離開簡帛學,但要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必須建立在對二者有充分認識的基礎之上。20世紀在這方面作出卓越成就的學者大體都如此。這些經驗告訴我們,科學運用簡帛材料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任何根據簡帛材料來研究新課題或深化老課題的學者,必須建立在對簡帛材料、文獻材料、學術史幾個方面都十分熟悉的前提下,捨棄或不重視簡帛材料顯然是錯誤的。在歷史學的研究層次上,簡帛屬於基礎史料,其材料的零散性決定了它的作用主要是證史與補史,要使簡帛史料在更高層次上發揮功能,還應充分與文獻材料相結合,特別是要與一定的歷史理論、方法相結合。沒有一定的科學理論、方法,就無法有效地駕馭、分析史料。因此史學工作者在運用簡帛研究具體問題的同時,還應注重根據本學科的具體情況,掌握理論工具,提出新課題,開拓新領域,使簡帛材料在更高層次上發揮作用。
新材料令人眼花繚亂。這是簡帛研究學者們面對的現實之一,在這個“發見時代”,材料多得令人看不過來。一位學者感嘆,不希望材料一下子都出來,有節奏地分批出來更好。
2跨學科學術力量關注簡帛學
目前,大陸主要的簡帛研究專門機構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及簡帛研究中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前身為中國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獻研究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簡牘保護研究中心、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簡牘研究室等,在台灣地區有“中研院”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台灣簡牘學會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直是簡帛學整理和研究的重鎮,著名的簡帛學家和歷史學家張政烺、陳夢家、賀昌群、李學勤、謝桂華、朱國炤等先生,曾主持或參與居延漢簡、武威漢簡、睡虎地秦簡、馬王堆帛書、居延新簡等許多重大簡帛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近年來,簡帛學發展的一個趨勢是簡帛的收藏機構已經不限於過去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博物館,而是出現了多所高校的身影。目前,清華大學收藏有楚國竹簡,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入藏了一批秦簡,北京大學掌握有秦漢時代的簡。研究機構直接收藏簡,使得他們能夠調動資源、組織研究並對其進行整理,這可能會對未來學科的發展產生影響。
同時,課題式的運作方式,是目前各個機構所需要的。因為簡帛數量眾多、涉及面廣,單靠個人的研究很難取得成果。所以,採用課題方式、集合多人的力量是可採取的對策。
學科的發展需要有相應的刊物作為發表平台。據了解,國內簡帛學領域既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研究》、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合編的《簡牘學研究》等專業刊物,也有中華書局出版的《古文字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的《出土文獻》、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出土文獻研究》等和簡帛研究有交叉的集刊。此外,網路也是發表簡帛研究論文的重要平台。在這方面比較突出的是武漢大學研究中心的“簡帛網”和“簡帛研究網”、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等。
技術在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輔助作用。記者在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採用紅外等技術對簡拍照然後上傳到與之相連的電腦,經過精密的處理,簡上模糊不清的字跡在圖片中清晰可見。這套儀器可以幫助研究者實現文字識讀。
3讀簡會值得推廣
此外,在北京城內還有燕京簡牘與文獻讀書班。這是一個秦漢史專業師生自發組織的、學習秦漢三國簡牘為主的學習班。據悉,北京市內還有吳簡讀簡會等。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院長陳松長告訴記者,他們在整理和研究所藏的“嶽麓秦簡”時,充分發揮了讀簡會的作用,在院內學者讀簡會的基礎上,還分卷約請國內外專家來嶽麓書院一起審讀他們的整理成果,聽取意見。最近出版的《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就匯集了眾人的智慧。
這種形式的共同學習研究,被學者們普遍看好。
4國際顯學伴隨隱憂
但是,這門學問發展仍有隱憂伴隨。採訪中,多位專家告訴記者,簡帛學畢竟是少數人的專業學問,而且學習古文字等相對來說門檻高,需要下苦工夫、耐得住寂寞,不可能吸引眾多人投入其中。
一位參加過簡帛整理的學者告訴記者,現在整理出版的簡帛圖書價格越來越高,已經不是郭店楚簡時的價格,動輒數百甚至接近千元,而每一本的內容,可能包含不到一百支簡。簡帛整理後的出版物價格不菲,價格門檻將一些有志於進入這個領域的青年人擋在了門外。
此外,也有學者向記者介紹,學術研究中刻意地追求新,而不是把學問做深,也是令人擔憂的傾向之一。一方面,新材料一公布,搶先寫文章;另一方面,對傳世文獻掌握不深,對先前公布的材料沒有興趣,使得對學問不能做深做透。
當前,最為主要的瓶頸之一,是簡帛出土後公布的速度。由於我國的文物考古制度和慣例,通常是誰發現誰整理,這就可能使外界拭目以待的材料長期不會公布;或者是整理者水平有限,“硬著頭皮”也要整理,不甘心把這“第一口”讓給別人,整個工作處於封閉狀態,結果導致整理出來的著作價值有限,甚至可能錯誤百出而誤導研究者。多位研究者向記者表示,對於這些新發現的材料,可以考慮借鑑過去專家小組集體攻關的形式進行整理。卜憲群提出,要加強簡帛學自身的建設。由於材料的分散、資金缺乏與資料保護主義等原因,史學家真正能夠看到實物的並不多,材料的公布也因某些原因久拖不決,這都極大地影響了簡帛學自身的研究進展。此外,對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不同性質簡帛的類型、風格的科學區分,對冊書復原、文書分類、文字釋讀等專業問題的規律性研究還不夠,索引、詞典等基本工具書的編纂也很少;國內在培養簡帛學人才的某些方法上甚至落後於國外,兼通簡帛學與歷史學的複合型人才也並不多,這些都應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
連結 讀簡需費多少體力
簡帛中主要是竹簡、木簡。目前,發現的簡的數目遠遠大於帛書,以至於有學者都將“帛”忽略不計而單提“簡牘”。學術上,也有“簡牘學”這一名目。而過去的竹簡,比較注意形制,甚至有專門的制度,簡的長短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經典作品用大簡書寫,而普通的檔案和書信則主要用小的簡。
漢代王充的《論衡·量知》記載,“夫竹生於山,木生於林,未知所入。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大者為經,小者為傳記。斷木為槧,片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這是對簡牘的記載,簡一般是竹簡,也有木簡,而牘則為木牘,也有少量的竹牘。
錢存訓在《書於竹帛》中指出,“竹簡和木牘是中國最早的書寫材料,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簡牘制度有其極為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不僅中國文字的直行書寫和自右至左的排列順序淵源於此,即使在紙張和印刷術發明以後,中國書籍的單位、術語,以及版面上所謂的‘行格’的形式,也是根源於簡牘制度而來。”
研究簡帛,不僅重其文字所載的內容,而且還可據其制度對歷史和文化等有更深入的了解,甚至在一些素來不被注意之處,也能做出不小的文章。
人們熟知的孔子“韋編三絕”,他所讀的自然是竹簡,而這些簡用牛皮或者繩子穿起來,編成一“篇”或“冊”。比如,關於“冊”字有種說法:它是個象形字,即最初為簡的並列。這些稱呼並沒有因為簡帛的消失而蕩然無存,今天,這些說法都保存在我們的書籍文化中。
2007年11月,在中國台北舉辦的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上,邢義田教授發表了《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一文。他用新技術研究漢簡,被認為“獨闢蹊徑”。他按照“中研院”史語所所藏的漢簡的形制,到額濟納旗河沿岸考察時,“還刻意尋找漢簡的主要木料來源——胡楊和紅柳”。考察後,他請人將胡楊、紅柳和松木標本按照漢簡的一般規格切成簡,親手試驗。他的結論是,如果有漢代竹簡本的《史記》,這部書有526500字,那么將可能有四五十公斤,體積為今天白文本《史記》的250倍。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獨斷的秦始皇嬴政辦公的“辛勞”:“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據此寫出文章,根據秦朝的重量單位,“百二十斤”為30.8公斤。“參照邢義田先生對於書寫《史記》竹簡重量幾種推算的平均數51.015公斤,如果秦始皇批閱的文書用同樣的每簡38字的形式書寫,則‘石,百二十斤’的篇幅可以書寫31.79萬字。”這位秦始皇“焚書坑儒”時焚的書,絕大多數應當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