簃台,拼音yí tái,漢語辭彙,古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簃台
- 拼音:yí tái
- 注音:ㄧˊ ㄊㄞˊ
- 出處:《太平御覽》
解釋,典籍,
解釋
古台名。即謻台,為周景王所建。周赧王因負債而逃居此台,故一名逃債台。
典籍
《太平御覽》卷一七七引《帝王世紀》:周赧王雖居天子之位,為諸侯所侵逼,與家人無異,貰於民,無以歸之,乃上台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債台。故洛陽南宮簃台是也。
簃台,拼音yí tái,漢語辭彙,古台名。
簃台,拼音yí tái,漢語辭彙,古台名。解釋古台名。即謻台,為周景王所建。周赧王因負債而逃居此台,故一名逃債台。典籍《太平御覽》卷一七七引《帝王世紀》:周赧王雖居天子之位,為諸侯所侵逼,與家人無異,貰於民,無以歸之,乃...
逃債台,漢語詞語,拼音是táo zhài tái,意思是即洛陽南宮簃台。解釋 亦作“逃責台”。即洛陽南宮簃台。周赧王避債逃於此,故名。典源 《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昔周監於二代,三聖製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周公、康叔建於魯、衛,各數百里;太公於齊,亦五侯九伯之地。《詩》載其...
《避債台歌》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林朝崧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慷慨久無焚券事,男兒奈何稱債帥。璧返珠還倉卒難,追呼短盡英雄氣。君不見周赧王,當時稱貸遍洛陽。床頭金盡償不得,出門畏人白日藏。南宮簃台高矗矗,相傳蟄龍此中伏。補瘡剜肉竟無能,耳目雖清心轉恧。乃知未雨貴綢繆,急到燃眉不易謀。吾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