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豆龜蝽

篩豆龜蝽

篩豆龜蝽屬半翅目龜蝽科,異名Coptosoma cribrayia Fabricius,是一種雜食性害蟲,主要為害菜豆、扁豆、大豆、綠豆等豆科作物,以及刺槐、楊樹、桃等多種其他植物,分布北起北京、河北、山西,南至台灣,東到沿海地區,西至陝西、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篩豆龜蝽
  • 拉丁學名: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
  • 別稱:豆平腹蝽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半翅目
  • :龜蝽科
  • :篩豆龜蝽
  • 分布區域:北起京、冀、晉,南至台灣,東到沿海,西至陝、川、雲、藏等省區
形態特徵,成蟲,若蟲,繁殖特點,防治要點,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近卵圓形,體長4.3~5.4毫米,寬3.8~4.5毫米,淡黃褐或黃綠色,具微綠光澤,密布黑褐色小刻點,複眼紅褐,前胸背板有1列刻點組成的橫線,小盾片基胝兩端色淡,側胝無刻點;各足脛節整個背面具縱溝,腹部腹面兩側具輻射狀黃色寬頻紋,雄蟲小盾片後緣向內凹陷,露出生殖節。
篩豆龜蝽成蟲為害大豆篩豆龜蝽成蟲為害大豆
略呈圓桶狀,長0.6~0.7毫米,寬約0.4毫米,橫置,一端為微拱起的假卵蓋,另一端鈍圓,從背面看,中部具縱凹陷,3條凹陷之間各呈窄縱隆起,初產乳白後轉肉黃色。

若蟲

共分5齡,末齡若蟲體長4.8~6.0毫米,淡黃綠色,密披黑白混生的長毛,其中以兩側的白毛為最長,3齡後體形龜狀,胸腹各節(後胸除外)兩側向外前方擴展成半透明的半圓薄板。
篩豆龜蝽成蟲產卵篩豆龜蝽成蟲產卵
危害地區
篩豆龜蝽 [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屬龜蝽科,又名豆圓蝽、臭金龜,是餘干縣豆類主要害蟲之一。餘干縣位於鄱陽湖南岸,多年來,篩豆龜蝽發生廣,為害重,嚴重影響豆類產量和品質。

繁殖特點

篩豆龜蝽在浙江年發生3代,江西南昌年發生1~2代,以2代為主,世代重疊。以成蟲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枯枝落葉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開始交尾,4月下旬陸續遷入春大豆田,5月中旬開始產卵,5月下旬進入孵化盛期,6月中旬為第1代若蟲高峰期,7月上旬出現第1代成蟲高峰,夏大豆7中旬出現遷入高峰並產卵,7月底至8月初為卵高峰,8月中旬為第2代若蟲高峰期,8月下旬為第2代成蟲高峰期,9月上旬出現第3代卵高峰,9月中旬出現第3代若早蟲高峰,10月上旬為第3代成蟲高峰。11月下旬起陸續越冬。
篩豆龜蝽成蟲產卵於菜豆等作物的葉片、葉柄、托葉、莢果和莖桿上,平鋪斜置呈2縱行,共10~32枚,成羽毛狀排列。成、若蟲均有群集性,均在莖稈、葉柄和莢果上吸食汁液,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造成植株早衰,葉片枯黃,莖稈瘦短,豆莢不實,百粒重下降。

防治要點

農業防治

作物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和雜草,並帶出田外燒毀,消滅部分越冬成蟲。

藥劑防治

在成蟲、若蟲為害期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廣譜性殺蟲劑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1 500倍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