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效應

範疇效應是針對忽視了短時記憶信息提取中項目的組織問題而提出的。國外一些心理學家在對記憶信息抽取過程的實驗研究中發現,如果記憶字表由屬於不同範疇的字詞所組成,則系列搜尋具有選擇性的特點。 範疇效應,又名選擇性搜尋,具體指被試在項目再認實驗中,按照一定的特徵將項目分類組織起來,把搜尋限於與探測詞有關的某一類項目之中,而不是把探測詞與識記表中的所有項目都加以比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範疇效應
  • 外文名:Category effect
  • 學科:記憶心理學
  • 內容:記憶信息提取
實驗證明,爭議與發展,

實驗證明

範疇效應在很多實驗中都有發現,這裡以瑙什(Naus,1974)的實驗來做具體說明。
瑙什以語詞為材料,用項目再認法進行短時記憶提取的研究。他採用了兩種字表:一種是單範疇字表,由屬於同一詞義範疇的字詞(如女孩子的名字或動物的名字)組成;另一組為雙範疇的字詞,一半是女孩子的名字,一半是動物的,字表長度為2-12。
實驗程式:
首先,讓被試按範疇識記實驗中用到的全部字詞,要求達到90%的正確回憶率,然後用改進了的固定字表法在進行再認實驗,每八次實驗換一個字表。
結果發現:雙範疇字表的再認反應小於單範疇字表。這說明,被試對雙範疇字表只選擇與探測詞屬於同一語義範疇字詞進行搜尋,即為範疇效應。將一個字表內的範疇數量增加3-4,也發現反應時隨範疇數量的增加而相應減少。

爭議與發展

瑙什的實驗雖然證明了範疇效應,但是在王甦、黎紅(1992)看來,瑙什的實驗雖然以研究短時記憶的信息提取為目的,但是由於測驗前實驗材料已經在被試的長時記憶中很好的組織了起來,實驗又使用固定字表法,所以結果顯示的範疇效應不一定是短時記憶的特點,很可能與長時記憶相關。在更接近短時記憶的條件下,運用各種材料和方法來考察雙範疇字表及單範疇字表的短時記憶信息提取,均未發現多範疇字表的提取快於單範疇字表。
短時記憶範疇效應主要表現在信息提取的反應時方面,但是上述的學者卻證明了短時記憶範疇效應同樣可以表現在提取的準確率方面。研究者的實驗表明,無論有無範疇加工策略指示,短時記憶中雙範疇字表信息的提取準確略均高於單範疇字表,在準確率上顯示出範疇效應。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於人們拓寬對短時記憶範疇效應的認識和研究,無疑有積極的作用和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