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式定理

範式的概念和理論是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提出並在《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中系統闡述的。由於範式概念是庫恩整個科學哲學觀的中心,他試圖以此來概括和描述多個領域的現實科學, 而不僅僅是對科學史和哲學感興趣,因而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範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說明。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庫恩思想的這一特徵, 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引述庫恩的某一解釋來闡述自己的問題。因而不免出現某些偏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範式定理
  • 外文名:Paradigm
  • 提出者:托馬斯·庫恩
  • 提出時間:1962
範式分類,特點,成就,

範式分類

英國學者瑪格麗特·瑪斯特曼對庫恩的範式觀作了系統的考察, (1987)他從《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列舉了庫恩使用的21種不同含義的範式, 並將其概括為三種類型或三個方面: 一是作為一種信念、一種形上學思辨, 它是哲學範式或元範式; 二是作為一種科學習慣、一種學術傳統、一個具體的科學成就,它是社會學範式; 三是作為一種依靠本身成功示範的工具、一個解疑難的方法、一個用來類比的圖象, 它是人工範式或構造範式。

特點

雖然範式的首要含義在哲學方面,這也是庫恩範式的基本部分, 但是, 庫恩的創見和獨到之處則在於範式的社會學含義和構造功能。
與一般科學哲學思維的抽象性相反, 庫恩特彆強調科學的具體性,並把具體性看作是科學的基本特性, 因為他認為, 一套實際的科學習慣和科學傳統對於有效的科學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它不僅是一個科學共同體團結一致、協同探索的紐帶, 而且是其進一步研究和開拓的基礎; 不僅能賦予任何一門新學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決定著它的未來和發展。

成就

這樣一來,庫恩也就把具體性作為自己哲學思想的核心, 在實際的“圖象”、“模型”和“哲學”之間劃了一條界限,使自己的思想與其他科學哲學區別開來。庫恩的構造範式就是這種實際的“圖象”和“模型”,它不僅使常規科學解疑難的活動得以完成,從而成為開啟新學科的契機和手段, 而且在套用模型和形上學之間建立起一種新的相互關係, 解決了從一般哲學理論轉向實際科學理論的途徑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