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不經濟與產品內貿易》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衛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範圍不經濟與產品內貿易
- 作者:曾衛鋒
- 類別:管理學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02月
- ISBN:9787030518033
《範圍不經濟與產品內貿易》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衛鋒。
《範圍不經濟與產品內貿易》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衛鋒。內容簡介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化發展促使當代各種最終產品的異質中間產品種類不斷增加,企業此時如果要生產最終產品內的全部中間產品就容易產生範圍不經濟效應。...
第一節 分析方法與計量經濟模型 第二節 數據處理與回歸分析 第三節 經驗研究的總結與理論解釋 第四章 範圍不經濟與國際產品內貿易 第一節 完全壟斷與產業內的產品內貿易的可能性 第二節 不完全競爭、範圍不經濟與產業內的產品內貿易...
狹義的區際貿易壁壘僅指人為設定的制度性壁壘,表現為對區域內外產品、要素和企業的差別性待遇。形成機理 1.經濟轉軌和分權式改革是區域貿易壁壘形成的根本原因。2.出口導向戰略為區際貿易轉移提供制度激勵。3.經濟發展階段變遷是區際貿易...
產業內貿易,也稱部門內貿易,即一國或地區既出口同時又進口某種同類型製成品。造成產業內貿易現象的主要原因 1、產品差別 2、規模經濟 3、消費者偏好差別 概念區分:產業間差別 在產業間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中,同一產業產品基本...
1998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中國際經濟與貿易(020102)專業由國際經濟(020106)、國際貿易(020113)、國際商務(020215W)和工業外貿(082204)四個專業合併而來 [2]。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
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是指一家跨國公司內部的產品、原材料、技術與服務在國際間流動,這主要表現為跨國公司的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之間以及國外子公司之間在產品、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的交易活動。跨國公司內部交易在交易方式和交易動機上,與正常的...
《產品內分工、貿易利益分配與中國對外貿易失衡》是201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紀。內容簡介 本書在理論方面,通過全球生產網路內的企業行為微觀視角、國際價值鏈運營中觀視角、全球經濟平衡巨觀視角的結合,解析企業利潤分成、...
雙邊自由貿易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雙邊”勝“多邊”;對外經濟戰略調整;經濟示範作用;政治因素考慮。主要特點 (一)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快(speed)的特點。(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範圍大(scope)的特點。(三)雙邊自由...
在我國,發展個體貿易是一項戰略措施,應採取積極態度和有效措施,扶植和支持個體貿易的發展。在傳統的產權結構中,個體貿易同其他非公有制經濟一樣受到限制,直至被“改造”。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取向改革的推進,率先在農產品流通中鼓勵農...
從巨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商品運行時間越短,其他條件不變,則生產時間越長,生產產品越多,進而增加社會總價值;從微觀經濟角度來看,商品運行時間越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貿易主體投入的商品資本和人力資本周轉越快,就可以帶來較多...
如農副產品貿易流向主要是從農村到城市,從分散到集中;工業品貿易流向是從集中到分散。二是由商品生產的社會經濟特點引起商品貿易地區流向的改變,如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之間的商品貿易出現了工業製成品雙向流動、初級產品與生產要素...
三是廣泛實行我國的名牌戰略,全面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這對我國產品全面進入國際市場展開競爭,無疑會有大裨益的。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 主流觀點指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實質即通過外貿活動實現社會...
貿易環境是指目標市場上,除與產品銷售本身直接有關的內容之外的其他因素,通常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總體狀況;人文狀況,包括人口、語言、宗教、風俗習慣、文化修養、消費偏好等;地理狀況,包括位置、氣候、面積、地形等;交通狀況,包括...
一些已開發國家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對來自其它國家產品的認證要求,極大地阻礙了欠發達和開發中國家製成品的出口;而只能出些資源性的初級產品。加劇了南北間的經濟及貿易發展差距。另外,已開發國家,以及一些次發達甚至開發中國家越來越多地...
產業內貿易指數理論中所指的產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生產投入要素相近,二是產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條件的產品可以分為兩類:同質產品和異質產品,也稱作相同產品或差異產品。產業內貿易 同質產品或相同產品是指產品間可以...
《曼谷協定》是1975年,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的主持,在發展中成員國之間達成的一項貿易優惠安排。1975年7月,孟加拉、印度、寮國、韓國、斯里蘭卡、菲律賓和泰國等七國在曼谷通過了相關關稅減讓的產品清單,並簽署了 “曼谷...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既然是經濟學類的,自然離不開對數學的學習。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必須要有比較紮實的數學基礎。從事國際貿易,英語應當是相當好的,不僅僅是...
貿易逆差亦稱“貿易入超”。各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的現象。一般表明一國的對外貿易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貿易逆差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巨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2011年一季度,中國六年來首...
關稅同盟與自由貿易區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內沒有關稅,對外則有一個統一的關稅制度和關稅稅境;後者的各參加國仍然保持自己的關稅制度和關稅稅境,但對區域內成員國的產品實行免稅或減稅,其待遇優於最惠國待遇。自由貿易區是區域經濟一體...
因此,貿易主體的經營職能就是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通過組織一系列與商品交換有關的活動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貿易主體的經營職能是由貿易的基本職能所決定的。貿易主體的經營目的:指的是貿易主體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通過各種經濟活動所期望...
貿易條件主要由技術進步狀況所決定。在世界經濟中,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不同,使各個國家生產技術水平、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產生差異。長期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高價出售工業製成品,壓低開發中國家出口的初級產品價格,工業製成品與初級產品...
第三個變數是產業結構指數PRO,這個產業結構指數指的是按照國際貿易標準劃分的初級產品和工業品的產量比值。所以本模型是一個三變數回歸模型。相應措施 經濟的增長和GDP增加的同時一定會帶來貿易條件的惡化。開發中國家出現的貿易條件惡化並...
利用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可以擴大優勢商品生產,縮小劣勢商品生產,並出口優勢產品從國外換回本國居於劣勢的商品,從而可在社會生產力不變的前提下提高生產要素的效能,提高生產效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4、提高生產...
國際市場的區域化的根本原因,是國際經濟發展要求市場不斷擴大和貿易保護主義這兩者之間的矛盾運動。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經濟隨之快速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聯繫範圍日益廣泛,與此相適應,需要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