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政策
根據水權理論和經濟發展制定分行業、分地區的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定額指標
體系,以逐步接近國際平均水平為總目標,加強
管理,完善法制,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
主要行業用水目標為:至2010年,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農業用水實現零增長(水利部提出),總用水量控制在3700億噸左右;工業節水在保證工業增加值年增長10%左右的前提下,取水量增長控制在1.2%以下(國家經貿委提出),總用水量控制在1300億噸以下;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包括第三產業和城市環境的大生活用水)不高於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經商建設部),即人均用量不超過130噸/年,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總用水量控制在1000億噸以下;生態用水也要節約,要科學地、逐漸地恢復蛻變嚴重的重要生態系統如黃河、塔里木河和黑河等,不斷提高用水的生態效益(正與國土資源部、林業部、環保總局研討),總用水量逐步提高到1000億噸左右。
總體目標為:至2015年,年總用水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下,約占水資源總量2.8億立方米的1/4,符合國際用水標準。考慮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極不均勻性,不宜高於上述比例。全國形成穩定的、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慣例的現代化用水結構,第一產業用水占52%左右,第二產業為18%左右,生活用水15%左右,城市人工生態用水15%左右。
地區重點是:北方地區的節水重點在於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區的節水重點是提高生態用水的生態效益,糧食主產區的節水重點是提高經濟效益,南方地區的節水重點是促進污染防治。
在新世紀,建立節水防污社會的總政策為:要做到“六高、兩低、兩合理”。“六高”就是提高全民節水意識,適時、適地、適度地提高水價,提高用水的重複率(包括中水回用),提高用水的生態效益率,提高節水工作的技術含量,提高用水的傳輸效率;“兩低”就是降低用水造成的污染率,降低用水造成的水資源蛻化率;“兩合理”就是制訂合理的行業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定額,建立地區與行業合理用水結構以保證全國水資源供需平衡。
技術政策大綱
為指導節水技術開發和推廣套用,推動節水技術進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制訂《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大綱》以2010年前推行的節水技術、工藝和設備為主,相應考慮中長期的節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