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驛

管城驛,是鄭州市古代的館驛,鄭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管城驛是中國古代驛站制度的標本。

管城驛原先在鄭州管城內,根據《唐會要》記載,管城驛白天晚上都有人入住,鄭州管城驛為當時規模最大、設施最為先進的驛站之一,給城區治安帶來不便,唐大和二年,鄭州刺史楊歸厚奏請皇帝,在城外新建館驛,就是唐代的管城新驛,在今鄭州市人民公園附近,後代的管城驛又設在今鄭州管城區代書胡同。

唐代鼎盛時期,全國共建驛站1000多個,鄭州管城驛是洛陽和汴州之間唯一的一個大驛站,為當時規模最大、設施最為先進的驛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城驛
  • 位置:河南省鄭州市
歷史沿革,重要地位,

歷史沿革

管城驛,是鄭州市古代的館驛,鄭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管城驛是中國古代驛站制度的標本,是唐帝國四通八達主幹道的一個重要節點。
唐代鼎盛時,管城驛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唐帝國衰落之後,全國很多的驛站都荒廢了,管城驛依然興盛,可以看出唐代鄭州的重要。 長安洛陽汴州(開封)的大路,是唐代最為重要的官道,館驛數量密集程度為天下之最,管城驛就是這條帝國大動脈上最為重要的館驛。
管城驛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內對於唐宋時期鄭州交通地位的描
管城驛原設在城內,因驛馬、驛車晝夜絡繹不斷,夜間城門需隨時開啟,既不方便,又影響城內治安,《管城新驛記》載:“驛於城中,馬日遽不時。 四門牡鍵,通夕弗禁。 請更於外,遂永便安。” 所以在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閏三月時,太守楊歸厚奏清皇帝批准將管城驛遷到城外,修建管城新驛的工程浩大,“遠購名材,旁延世工”,當年八月中旬管城新驛落成,詩人劉禹錫有幸駐足,揮毫寫下了《管城新驛記》,在文中稱鄭州之雄偉,喚作雄州,並盛讚管城驛,“暨塗宣皙,瓴甓剛滑”,“門銜周道,牆陰行桑”,“周以高墉,乃樓其門”。
中唐之後,正是唐帝國走向沒落的時刻,國內不少館驛紛紛廢棄,不少館驛混亂不堪,而管城驛卻更加輝煌。由於鄭州的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晚唐時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管城驛也被毀於戰火。
管城驛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內繪製的北宋東西兩京驛路圖
經過五代十國的戰亂,中原得到了統一,唐代館驛為三十里設一驛,宋代則是六十里設一驛,驛站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北宋王朝定都開封,洛陽作為陪都被稱為西京,處於兩京之間的鄭州仍然是大宋帝國的交通要地,北宋仍在管城驛原址上修築了奉寧驛,成為鄭州連線東西南北交通的重要節點。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詔重修管城驛,管城驛丞王敬祖奉朝廷的命令,在鄭州治西南,也就是今鄭州市西大街口往西,代書胡同一帶創建管城驛。後來,這座管城驛又遷移到了州治東面的馬號街。明末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整頓財政,在全國裁減驛站二百餘處,但依然保留了管城驛。
到了清代,驛址在鄭州城內西街馬王廟附近。在乾隆年間配備驛塘遞馬一百三十多匹,驛塘扛遞等夫一百六十餘人.每年經費約需銀九千三百餘兩。
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現代郵政開始興辦,全國各地陸續設立郵政局所。清宣統年間,政府採取“裁驛歸郵“政策,裁撤各地驛站,到民國初年,管城驛就已不復存在。民國四年,管城驛原址改為工廠。

重要地位

自秦漢以來,長安——洛陽——汴州(開封)是朝廷控制中原乃至關東地區(即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的交通孔道。尤其是唐代,隨著京杭運河的開鑿,南方的糧食和絲綢正是由汴州——鄭州運往兩京,保證長安和洛陽的物資供應,也維持著帝國在經濟上的穩定。中晚唐時,大唐帝王被稱為“逐糧天子”,東南經濟支撐了唐帝國的命脈,為了解決糧荒問題,皇帝只好在每年寒食節過後,率領文武百官跑到洛陽去“就食”,直到秋收方才回來,以便給長安減輕壓力。而汴州恰恰是東方第一大經濟城市,唐朝的命脈在於運河,而運河的咽喉在於汴州。大唐不可無汴州,而鄭州正處在兩京與汴州的節點上。
嚴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說:“(鄭州)其位置又與長安、洛陽同在一條東西軸線上,顧西東兩都之驛道東延至汴州,稱為大路驛,為唐代全國交通網之總樞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