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讀書台位於西華縣城東南隅。《陳州府志》載:“華邑,箕子之舊封也,故城號稱箕城。縣城東南隅,其勢甚高,有箕子祠在焉。”《西華縣誌》亦載:“《史記》武王克殷,訪問箕子以天道,箕子以洪範陳之”。箕子讀書台台因受黃水浸泡,於1979年倒塌,現僅存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箕子讀書台
- 建立時間: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3年)
- 西北城牆:約30米
- 總面積:30平方米
文物發展,箕子生平,
文物發展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3年),巡撫吳自新委邑令重洋建,始改縣城西北隅。清聖祖熙二十九年(1693年)知縣李培捐修。距西北城牆約30米,台高5米,總面積30平方米。磚木結構,下部呈圓柱形,台頂上尖下方。有四壓脊,門南啟,東西各有有磚砌圓窗。四周環水,每逢路霞浸空,回逃返照,波光蕩漾,台影倒置,景色宜人。俗稱“疇亭夕照”。曾有詩讚之:九數陳亭豈有窮,當年恆雨有恆風。滄桑不改商臣跡,猶在疇亭夕照中“。
箕子生平
箕子,商代貴族。紂王庶兄(一說諸父)。官太師,封於箕(今山西東北)。知識淵博,有政治才幹,對紂王殘暴淫逸不滿,曾嘆紂用象箸,以為奢侈。後紂修建離宮別館,又作“酒池”、“肉林”為長夜之歡,沉於酒色,淫逸日甚。比干以死力諫,被紂剖腹驗心。他懼而佯為奴,被紂囚禁(一說因進諫被囚)於西華。武王克殷後獲釋,曾向他諮以國事。
相傳,箕子曾經在箕城衍洪範九疇,故西華有箕子讀書台、祠及衍疇書院等遺址。箕子讀書台,原城東南隅,與衍疇書、院、箕子祠在一起。共造房屋9楹,禮堂3楹。供有箕子神主。東西兩廡各陪祠。四周遍栽桃李,每當秋高氣爽,夜瀾人靜,書聲琅琅,韻致清幽,故有“箕台夜讀”之稱。後人有詩曰:“箕台矗處依城麓,桃李成蔭繞書屋。夜秋涼霜寒,風清月白桃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