箇舊盲高原鰍

形態特徵:魚小,體長,身體裸露無鱗,無眼。鮮活時,身體隱現白色,半透明,可見淡紅色脊椎,鰓蓋透紅,各鰭透明,發達的觸鬚呈放射狀伸展,鼻瓣豎起,好像隨時監測環境中的動態,對周圍的震動十分敏感,一旦碰擊水面,則迅速潛逃。由於長期生活於地下黑暗的環境中,眼退化,對光無反應。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種群現狀,保護價值,致危因素,

基本介紹

分類地位:箇舊盲高原鰍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鯉形目鰍科條鰍亞科。俗稱盲魚。
分布:特有種,僅分布於中國雲南箇舊卡房芭蕉箐的地下河中。生活環境:箇舊盲高原鰍生活於離地表400米左右的地下溶洞中,周圍環境黑暗,洞內常年水溫17℃左右,水呈弱鹼性,水流湍急,水質清澈,水體環境狹小,僅為1-2平方小水潭中。
箇舊盲高原鰍
生活習性::靠發達地觸鬚,探索水中浮游生物,吞食水生昆蟲,浮游生物等。
保護級別:列為雲南省二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自1980年初以前,曾數次進入棲息溶洞進行調查,均有發現,但種群數量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原採集地幾乎絕跡,該地下河系統包括人們無法進入的地下河段可能有分布。

保護價值

為我國特有,是一種適應洞穴黑暗環境高度特化的類群,是研究生物變異、適應和進化的天然實驗材料,它也是我國科學記載報導的第一種盲魚,首次向世人回答了中國究竟有沒有盲魚的問題,並且從此開始了我國洞穴魚類和洞穴生物學的研究。

致危因素

自從溶洞地下水被闢為飲水源後,過度開發,導致水位下降,局部河段乾涸,魚類失去生存的基本條件,加之它自身對環境要求專一,種群數量少,分布區窄,資源的興衰極易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
養殖和馴養狀況 1979年和198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產地獲盲高原鰍10餘尾,先後兩次在實驗室進行試養觀察,養於陶製瓦缸內,水溫24℃左右,常臥伏缸壁、缸底,間歇遊動自如,對震動較敏感,稍碰缸壁,即上下竄動,驚慌異常,對室內環境的變化基本適應。投餵人工飼料和活食,因管理不當,飼養數月後死亡。
現有保護措施
已被列為雲南省Ⅱ級珍稀保護動物稠列人中國瀕危紅皮書一魚類。
瀕危等級:瀕危
保護級別:省級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