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路

筷子路

四川通江縣古寧寨村建了一條“筷子路”——由兩條寬70到110厘米的水泥條和中間一條寬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帶組成。村民反映這路沒經過招標是村幹部自己的人修的。村幹部表示上級政府撥款不夠,只能修成這樣。相關官員稱當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問題上仍有制度缺失。另外有佛山筷子路,根據《廣東省佛山市地名志》,其中關於筷子路的記載如下:原是筷子大街、筷子新街、萬元里和地官里等。1911~1949年是佛山鎮制鐵鍋、銅器和做筷子等手工業較集中的地方。1931年建路時以最長的筷子新街取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筷子路
  • 地點:四川通江縣
  • 特點:寬70到110厘米
  • 文獻:《廣東省佛山市地名志》
四川通江縣“筷子路”,簡介,起源,設計標準,成因,親歷“筷子路”,主體責任,廣東省佛山市筷子路,諧音,地理位置以及建築,來源,

四川通江縣“筷子路”

簡介

筷子路,又叫輪跡路。位於四川省通江縣洪口鎮古寧寨村,總長約三公里,因其由兩條寬70到110厘米的水泥條和中間一條寬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帶組成,形似一雙插入深山中的筷子而得名。筷子路的水泥條與填充帶的寬度並不是固定的,據司機說,若是一不小心掉在溝里,就必須請人把車抬出來。
村民反映這路沒經過招標村幹部自己的人修的。村幹部表示上級政府撥款不夠,只能修成這樣。相關官員稱當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問題上仍有制度缺失。

起源

筷子路是由四川省通江縣洪口鎮古寧寨村修建而成的,古寧寨村地處山區,最高海拔1100米。古寧寨村村委會主任劉清誼介紹:因修路資金有缺口,無法完成水泥路的修建工程,迫不得已才修建了輪跡路,為了修路,村委會在鎮政府的擔保下向信用社借了5萬元,劉清誼說,他還把自家的豬、牛賣了,賒著一屁股修路債。‘筷子路’其實叫輪跡路,這是省里認可的路。
就是這樣一條筷子路,卻得到了通江縣交通局的認可,認為古寧寨村輪跡路“基本符合標準”。

設計標準

路面寬度為4.5米,1公里設3處錯車道;公路兩側採用手擺片石基層泥土封面,寬95公分,高18公分;路面鋪築兩條水泥路面,寬90公分,高18公分;路面中間地段(路拱)手擺片石基層,石灰碎石封面,寬80公分,高18公分;排水系統採用縱向、橫向排水,提高排水、泄洪能力;公路兩側、中間地帶、用平板振搗築實、封面;路肩保持生態,採取人物造景,草籽布散兩邊,樹木、果樹兩側與自然風景結合。

成因

“‘筷子路’其實叫輪跡路,這是省里認可的路。你看,我們不修路,上面領導不允許,下面百姓也不高興,可是錢又不足,我們只能這樣修。至於集資的事,我感到莫名其妙,我們只在村民大會上說過這個想法,還沒有開始集資。記者同志你可以出去問一下,看看哪家交了錢?”古寧寨村村委會主任劉清誼回答說。
“更讓我莫名其妙的是,有的村國家一公里給補助30萬,為什麼我們村只有20萬?”

親歷“筷子路”

“筷子路”由兩條寬70到110厘米的水泥條和中間一條寬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帶組成,水泥條與填充帶的寬度並不固定。
踏上“筷子路”,記者一行所遇到的麻煩接踵而至,首要問題便是如何讓車不掉到溝里。
在“筷子路”上,並不是所有路段的水泥條之間都有填充物,有些地方是十幾厘米深的溝。按照司機的話來說,“掉到溝里的話就得叫人把車搬出來,才能繼續行駛”。當然,這個假設建立在記者一行的麵包車底盤沒有被撞壞的前提下。
所幸司機師傅技術過硬,小麵包車總算騎在了兩條水泥帶之上,但車的輪胎距溝只有十厘米左右。
古寧寨村坐落在山上,這意味著記者一行需盤山而上。盤山路最多的就是彎道,這便是記者一行所遇到的另一個問題,轉彎。
騎道而行,司機還算應對自如,可轉彎讓司機犯了愁。本來,90度以上的彎道對於四川的司機來說,算不了什麼,問題在於道路中間有一條溝,司機一轉方向盤,前輪還騎在路上,後輪沒準就掉到了溝里。
司機減速,換擋,不時地剎車,過不去。乘客下車看一看,指揮小麵包換一個方向,這樣,終於過了第一個大彎。
就這樣,小麵包在山路上“戰戰兢兢”地行駛著,路邊的景色也由少量的農居和梯田換成了山壁與懸崖,車離山崖時只有幾十厘米。記者在車裡往下看,不禁一陣頭暈。這時,尷尬的情況發生了,前方拐角處傳來了馬達聲。
記者本來以為,這段路也許只是汽車與汽車之間無法錯開而已。但發現,一輛機車便能把記者認為很“苗條”的小麵包車堵住。
於是,雙方停在路上,左邊是山,右邊是崖,前面是車,後面是坡。

主體責任

縣級政府應承擔農村公路建設的主體責任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綜合發展與戰略研究所徐麗所長給出了答案:“農村公路的責任主體應是地方政府,國家根據自身財力及各地發展情況給予一定補助。”
徐麗所長說:“事實上,最近5年,國家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扶持力度已經非常大,補助金額超過建路款項的20%,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國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國道的投資比重。同時,國家對西部農村公路建設的補貼額度也更多。 ‘村村通’工程中的補助額度沒有專門的統計數據,但實際上,國家對這一塊的補助占建路資金總數的比重更大。”

廣東省佛山市筷子路

諧音

結婚時走一趟筷子路,是許多佛山新人必不可少的一步。因為“筷子”與“快子”諧音,新人要走一趟筷子路。

地理位置以及建築

沿松風路走大約十幾米後,右側就能見到“筷子路”的藍色路牌。筷子路路面機動車道寬約9.5米,兩側人行道約2.5米,長度有近380米。隨路慢行,道路彎曲延伸,同時可以看到道路兩邊仍保留了大量騎樓,古樸韻味充溢其間。

來源

以前這裡確實集中了很多做算珠和筷子的行業,而這些行業後來才慢慢消失的。”家住松風路的市民霍先生告訴記者,該路以前是做算珠、筷子等手工業集中的地方,故取名“筷子路”。
1991年6月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廣東省佛山市地名志》,其中關於筷子路的記載如下:原是筷子大街、筷子新街、萬元里和地官里等。1911~1949年是佛山鎮制鐵鍋、銅器和做筷子等手工業較集中的地方。1931年建路時以最長的筷子新街取名。街道彎曲,路旁種有宮粉紫荊行道樹,建築多為樓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