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為先,設計為後

《策略為先,設計為後》是吳為撰寫的論文。是指制定恰當的商業策略,是企業在自己所處行業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而明確策略並以策略為先進行空間設計,是品牌打贏每一階段市場和品牌戰役的有效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策略為先,設計為後
  • 作者:吳為
理論簡介,餐飲空間設計策略,初創品牌策略,成長期品牌的策略,知名品牌的策略,理論價值,結語,

理論簡介

1. 什麼是策略為先,設計為後
制定恰當的商業策略,是企業在自己所處行業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而明確策略並以策略為先進行空間設計,是品牌打贏每一階段市場和品牌戰役的有效方法。
2. 空間設計中的品牌商業策略
品牌商業策略是企業在競爭的環境中,考量本身的優劣,據以形成優勢和創造生存與發展空間所採取的反應,制定恰當的品牌商業策略是一個公司在自己所處行業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最佳方法。只有在策略上勝出的品牌最終在銷售層級才有持續增量的可能;在市場層級才有品牌資產累計的可能;在企業層級才有資本形成的可能。
通常在商業策略管理中,我們將品牌劃分為三個不同階段: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針對三個不同階段也有相對應的策略。
對於無論處於哪一階段的品牌,建立並深化品牌形象都是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品牌形象也不再是狹義的戰術性的方法,如標誌設計、媒體廣告、促銷等等,而是更側重深刻理解客群的基礎上,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認知度、強化顧客對品牌核心價值和個性化需求的理解,因此, 就餐的空間環境無疑是在打造品牌形象層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除此以外,隨著科技更新速度加快,餐飲品牌從產品上找到無可取代的差異性日益困難,走進餐廳的人群不單單在乎菜品本身的口味,他們同時追求超出功能需要的感性價值,比如就餐環境、氛圍、情緒、態度等等,空間設計恰恰能夠最大程度實現這部分價值,並產生對客群的持續影響力,即執行了品牌的商業策略。
3. 為什麼要制定空間商業策略
商業策略好比品牌發展的整體戰,而每一階段的品牌成長皆可看作是看做一場戰役,每一個空間的呈現則都是一場戰爭。只有在整體戰略正確的前提下,每一場戰役才會有更細化、更明確的作戰方針,而這套策略和方針幫助品牌在每一場戰爭中明晰目標,即在每一次空間設計中依照商業策略擁有明確的設計準則,這樣才能打贏每一場戰爭,取得市場競爭中每一階段的戰役勝利,最終幫助品牌獲得持久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餐飲空間設計策略

在討論空間設計策略前,我們將對餐飲 客戶依據 品牌商業策略管理中的三個階段,相對應地劃分為三種類型的餐飲品牌:初創品牌、成長期品牌和 知名品牌。劃分的維度為品牌創建時間、門店數量以及品牌類型。
我們將創立時間短(通常為2年以內)、門店數量唯一的餐飲品牌定義為初創品牌;創立時間在2年以上10年以下、已擁有2家及以上門店並且擁有穩定的產品、消費客群的品牌定義為成長期品牌;創立時間10年以上、擁有多家(通常為3家及以上)門店並且已經擁有明確的、被消費者認可的文化價值體系的品牌定義為 知名品牌。
當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興起 ,一些品牌由於資本或其它因素介入而在市場上快速繁殖,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門店的大量激增,這類特殊品牌不屬於傳統經營模式下的餐飲品牌,我們不在此文中對這類品牌的空間設計進行探討,以下論述只針對傳統經營模式下的餐飲品牌。
針對 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品牌,空間設計也相應遵循差異化的商業策略,簡單來說歸納為——
初創品牌:自然引流,解決生存問題
成長期品牌:樹立形象,創造品牌價值
知名品牌:自我突破,創造持久生命力
對於初創品牌,消費者對品牌產品、服務的認知都是空白的,所以利用空間設計引導消費者的首次進入並完成對品牌產品和服務的體驗也就尤為重要,這一階段的商業策略能幫助初期品牌在沒有背書的情況下生存下去。
長期品牌通常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產品、服務打磨,擁有了一部分較為穩定的客源,這一階段的設計策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對標逐漸成熟的產品、服務和環境設計空間;
通過空間設計聚焦體驗感、強化品牌符號、樹立品牌形象;
通過設計加強客群對餐廳的就餐習慣、增加用戶粘性。
最終幫助中期品牌完成品牌價值的創造,提升品牌在這一階段的議價能力,為後續發展奠定基礎,儲存能量。
對於 知名品牌(生存超過10年)來說,無論是產品、空間、服務還是客群都已經過多年打磨,形成了相對標準化的經營模式。但也正是由於老品牌從過去走來,所以自身也面臨著品牌形象老化甚至模糊、消費群體老化斷層等等一系列困境。
這一階段的策略正是要通過空間設計幫助品牌進行突圍,打破客群對品牌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幫助老品牌自身開拓視野、建立更符合現階段的品牌認知,從而拓寬品牌未來的發展道路,讓品牌歷經風雨後依然能引領潮流,保有更持久的生命力。而空間設計也正是這一階段最高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初創品牌策略

方法1:為品牌畫像,完成引流
品牌:禾苑·台州魚市
關鍵字:高端海鮮、情懷與鄉愁
位於北京高端金融商圈的台州魚市主要經營高端海鮮,店鋪面積不大,僅300㎡有餘,作為初創品牌,如何在高級白領和商業精英聚集的成熟商業圈打開市場成為了品牌面臨的重點問題。
為了吸引客流,設計師首先分析了品牌的主營產品。經營台州海鮮的成熟品牌已有幾家,為了區別於同類產品,設計師根據台州地域特徵和以及喜食海鮮的本土生活習慣,和品牌方共同商討確定了“台州魚市”的名稱, 直接點名了品牌的幾個特徵關鍵字——地理位置、主營產品、熱鬧、鮮活、情懷。
設計師抓住了都市人群對於鄉土人情文化以及古老生活場景的懷舊與渴望心理,尤其是在工作節奏極快的CBD商圈,人們這種返璞歸真的訴求及情懷也格外強烈。於是,設計師決定從質樸懷舊的情懷切入,以當代、時尚的手法呈現古老而詩意的煙火氣,為都市人群打造 出飲食空間的沉浸場景。
餐廳空間有上下兩層,業主本想打造酒吧+餐飲的多種方法經營模式,但在設計師的建議下,原本一層的酒吧空間設計為海鮮明檔,二層則全部為就餐區,精準定位餐廳經營品類,並且利用明檔打造引人入勝的體驗感。
通過竹簾、老木頭、粗礦青石條、水泥等材質運用,將地區材料以現代手法置入空間,色彩上則以江南記憶里的藍色、陽光色、大地色、暖白色、黑色等完成設計,海鮮池和鮮蔬水果直觀呈現出餐廳品質,這些元素共同打造出一個蒸騰著氤氳水汽、絲縷陽光瀰漫、鮮魚蔬果肥美清甜的熱鬧海鮮檔口。
於是,一層明檔不僅起到了情懷喚起的作用,也在商圈中清晰地表達出品牌差異性,最大程度為自然引流做出了貢獻。
方法2:投入得當,四兩撥千斤
品牌:打肚(四季湯廚)
四季湯廚主營豬肚雞、海南椰子雞火鍋,作為初創品牌,設計師面臨的問題是客戶的整體預算非常低,設計師要在超低預算的前提下打造符合品牌調性的空間。
因此,整個空間使用了大量天然材料和低造價的材料,如天然藤條、竹子、葵草葉、自流平、花磚、回收木、水沙石等等,整個空間沉浸在南方地域特色中,人為的 裝飾痕跡極少,而是突出自然的原汁原味。
餐廳的一層入口隱於商業街上,樓梯間處懸吊了一組有機玻璃管制成的裝置,纖細的身姿模擬了藤條等天然植物的管狀形態,從視覺上形成了元素的上下關聯,牆面部分使用了獨創的水沙石工藝,在粗獷的灰調子下,更是襯托出玻璃管裝置的視覺衝擊力。空間中精心處理的地面花磚拼貼裝飾,也呈現出濃郁的地域性,將南方沿海城市老房子中的南洋風情引入其中。
雖然材料造價低廉,但通過設計手法的 變換,打造出了層次豐富、自然氣息濃郁又富有親和力的空間,為初創品牌最大限度地節省了資金投入,將初創期不確定的各種風險降到了最低。
小結
對於初創品牌而言,自然引流,解決生存問題的策略是共同適用的,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也應當根據店鋪所在區域、客群定位、產品差異性、空間特點、品牌訴求等諸多方面要素制定出具體的空間設計方法,以上的兩種方法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部分,最終設計師都需要利用空間設計實現“自然引流,解決生存問題”的策略,為初創品牌打開一條穩步向前的生存之路。

成長期品牌的策略

方法1:以空間 培養客群認知
品牌:紅巷子3店(東直門店)
紅巷子作為主營 定位為“巷子裡的川菜” ,品牌發展到東直門店已有兩 年時間,創立之初是甲方在已有成熟品牌— 胡大 的基礎上,希望再創建一個能夠突破商圈、類型、餐廳氛圍等多方面局限性的品牌,於是有了紅巷子的第一家店。
設計師進行1店設計時,先就“巷子”文化展開推演,提煉出傳統意象中的重點元素,如青磚、夯土、花格等等,定位出了紅巷子空間的整體調性。其次考慮到第一家店肩負彌補胡大商務宴請功能的缺失,所以在空間設計上創造了“精緻的傳統巷子” ,並在實際經營中獲得絕佳反響。
發展至成長中期,紅巷子已經擁有了較為穩定的客源,並且在菜品上趨於成熟。設計師希望通過第三家店完成以下幾個商業策略目標——
將品牌形象樹立得更清晰、準確;
通過設計核心上的連貫性為品牌創造統一的視覺印象和文化認知,從而創造品牌價值;
將品牌從“小龍蝦餐廳”的概念中 引流出來,強化客群對“川菜館”的認知,從而拓寬品牌的後續發展道路。
完成策略目標之前,設計師首先解決了空間本身的問題。由於3店有4層空間,單層面積卻很小,室內沒有電梯,導致空間的服務動線不合理,另外也很難營造通透熱鬧的就餐氛圍。於是,設計師在空間中加建了電梯和實梯,解決服務效率問題。其次,在一層設計小挑空,在視覺上和二層空間相互貫通融合,材料也從一層延續到二層,被連貫起來的兩層空間立刻打開了餐廳氛圍,空氣、聲音、情緒都流動起來,一、二層互為照應,打破了原空間各自為戰的死板格局。
解決空間問題後,設計師著手提煉品牌符號,從設計上體現品牌價值。
和第一家店相對保守的設計策略相比,3店已經具備一定的用戶基礎,所以在設計上以更純粹的手法強化品牌形象。於是,3店繼承了花格、老木板等幾個屬於“巷子文化”的經典元素,以更精緻的設計手法凸顯傳統,適當弱化 以往商務宴請的功能,讓整個空間呈現出更統一的質樸煙火氣,營造舒適愜意、輕鬆愉悅的日常就餐氛圍。
在設計細節上,精緻的長條青磚與傳統青磚色彩、質感一致,但在尺度、形態上更符合當下審美;色調從首家店的深色調中脫離出來,整體顏色溫和,更突出青磚、木頭等傳統符號的質感,空間包容性也隨之提升;加入屬於北京巷子文化中的紅和少量松石色點綴空間,煥活就餐情緒、提亮空間的同時,也呼應年輕客群的偏好,帶來朝氣。
小結
在設計餐飲空間時,設計師應當時刻站在商業角度思考設計,而不是摻雜個人喜好,或是過於追求炫目、純粹的設計效果,這樣才能讓空間起到創造、強化品牌價值的作用。
方法2:找到品牌差異性
品牌:四季民福(東四十條店)
四季民福東四十條店,是屋裡門外為四季民福品牌服務的第一家店 。為了貼合四季民福傳統老北京烤鴨的主題,空間整體色調為淺木色,大面積使用了從建築中回收的老榆木,翻新後保留了天然的肌理效果,配合青石板鋪裝的地面,呈現出質樸質感。
挑空中庭區域,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為整個空間和品牌都注入了生命力,天光進入的同時也將一層和二層空間貫通,開闊感頓生。
雖然老榆木和中式韻味濃郁,但空間中並沒有過於明確的中式符號,從 設計之初,屋裡門外就為四季民福確定了中式“意趣”而非中式符號的設計理念。通透的落地玻璃窗、紗幔、紅酒架等現代元素的介入也讓空間更飽滿、更當代。
明爐烤鴨、再設計的紙罩吊燈、 房樑上落滿的鴿子 裝置、鳥籠等元素都透出濃郁的舊日京城慢節奏的生活氣息,將品牌向大眾消費的休閒氣氛上又貼合了一分。
從四季民福東四十條店開始,設計師已經為品牌奠定了日後設計標準的基礎,不變的皇家風韻、京城意趣結合傳統烤鴨,標誌著四季民福已經在空間設計上擁有了一套可以沿用、演繹,又具備差異性的設計標準。
方法3:確立“超性價比”品牌特徵
品牌:四季民福(馬連道店)
從四季民福還是初創品牌時,屋裡門外就作為空間設計團隊一路伴隨,在不斷的設計和探索過程中找到了屬於四季民福專屬的品牌文化——“三個關鍵字”(需要吳老師提供下),而設計師又根據品牌文化逐漸探索出了一整套符合品牌發展的空間商業策略(設計標準) 。
馬連道店作為新店由一棟舊廠房改造,設計師決定尊重原有空間,於是保留了空間斑駁的舊結構,只處理其它部分。
在強調傳統氣質方面,新店沿襲了以往設計的共性,採用青磚、老榆木、麻刀灰等材質和色彩進行鋪陳,中庭挑空的結構採用大面積紅色,植物向上生長仿佛要穿過天井。在灰色、木色、米色為主的空間中極具張力和儀式感,營造出京城大宅的直觀感受,呼應了品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與以往門店所不同的是,設計師在馬連道店採用了大面積的故宮金磚上牆,塑造了視覺衝擊力極強的中心區域,洗牆燈光營造出金色流淌蕩漾的視覺效果,為整個空間帶來無可比擬的質感和尊貴,金磚和斑駁青磚彼此呼應,仿佛是京城的兩面,市井煙火與皇家脈絡在同一空間內和諧並存,營造專屬於四季民福的空間差異化體驗,從空間到菜品,在客群心中營造“超性價比”的感受,從而鞏固食客心中的品牌記憶。
小結
相對漫長的成長期對每一個中期品牌都至關重要。在這個階段,鞏固形象,創造品牌價值為後期蓄力,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謀求更長久的發展。而這個過程可能包含兩部分內容——
針對現有問題以及產品特徵對症下藥,解決品牌從初創到成長期快速發展中遺留的問題;
強化產品個性、特點,尋找品牌爆點,增強品牌記憶和客群體驗感,通過放大產品差異性、建立空間專屬性來獲得口味和空間的記憶點。
空間設計則是根據這一階段品牌發展特點,找到核心價值以專業設計的手段在空間中將其呈現、放大,將品牌價值轉化為空間符號和空間感受,向外傳遞。

知名品牌的策略

方法1:超前鎖定潛在客群
品牌:胡大(總店)
作為 知名品牌,胡大有其特殊性,由於主打產品的品質優越,並且在同一商圈經營多年,培養起了大批忠實客群,但也正是這種相對穩定的繁榮氣象,讓品牌忽略了價值樹立,本應該在品牌成長期完成的策略就產生了一定延遲。
當胡大決定執行品牌升級改造後,設計師首先通過改造胡大3店和2店,顛覆了客群對胡大印象中的“大排檔”認知,呈現出嶄新面貌的胡大成為了簋街的符號,和同類、同地域的產品拉開了巨大差距,這種差距令胡大不僅 擁有了渠道優勢、資源優勢,也獲得了更高的議價能力,樹立了品牌價值。
於是,胡大總店的改造也就勢在必行。作為總店,設計師要將品牌最核心的記憶點放進空間,對於胡大來說,這個核心記憶點就是北京文化底蘊。對“傳統底蘊”的呈現和演繹不是拿來主義,而是將過去的符號和記憶,裂變成屬於品牌自身的元素。
首先,圍繞建築本身,設計師向周圍的北京老四合院平房屋頂“借景”,將整片珍貴的老北京風貌納入總店二層的窗景,成為空間最大的亮點之一;
其次,店內大面使用了 經過二次設計的四合院青磚, 對長度、寬窄處理以及 表面風化 ,這些青磚擁有了古樸粗糙的質感,同時又不會顯得陳舊,在傳統和當代兩端實現恰到好處的平衡,在視覺上營造出穿行於北京四合院的感受,而顏色雀躍的當代藝術裝置以及經過演繹的傳統符號又在強調著這空間屬於年輕人主宰的當下 。
接下來,一層挑空區種植的植物帶來強烈的自然氣息,那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狀態,是老品牌在新時代下生命延續的象徵,也和北京記憶中“四合院裡的樹”遙相呼應。燈光營造出高級、舒適、輕鬆的就餐氛圍。
無論是抓取傳統元素打造核心記憶點,還是進行更具當代性的設計,都是基於胡大這一老品牌在現階段需要繼續自我突破,創造持久生命力的商業策略而採取的具體方式,對於胡大來說,突破自我一方面無疑是傳統空間、理念的突破,另一個重要突破是客群突破。作為一家已經在市場上活躍多年的老品牌,初代客群已經逐漸退出年輕市場,所以,在保持和現有用戶粘性的同時,更需要爭取未來的潛在客群,只有留住他們才能為品牌爭取更大議價空間。
於是,設計師給出了總店的設計方案,讓品牌在客群和品牌自身兩方面同時得到突破,實現生命延續。
方法2:打造超級地標符號
品牌:胡大(簋街5店)
胡大簋街5店在改造前是一個面積有限、建築老舊、環境雜亂的門店,這與現階段胡大的品牌價值和身份都有著巨大差距。除了門店本身的現狀問題外,5店在改造前只剩下兩年多的租期,這就對改造成本也提出了要求,設計師如何能以相對低廉的成本創造最佳效果,為品牌在剩下的租期內帶來高價值和持久生命力是改造的核心問題。
於是,設計師在設計方案時並沒有拆除原有的建築結構,傳統四合院的建築結構和細節盡數保留,但為了將從前零散、混亂、老舊的空間元素化零為整並凸顯出來,設計師以 現代化的材料套用和當代的設計手法介入,重新定義了空間功能區和體驗感,讓 空間完全突破從前灰暗雜亂的狀態,也突破了品牌其它門店的風格,成為簋街上最鮮明、可傳播性最強的地域符號。
設計師打開了本來完全封閉的就餐區,並且在前廳處設計巨大挑高,使得客人進入的動線明確富有層次感,而這也符合傳統四合院建築“登堂入室”的儀式感。通透的空間立刻變得明亮,設計師調整了進入餐廳後第一個開放就餐區的就餐位分布,打破了曾經密集規則的桌椅排列,而是讓所有的餐位呈現富有節奏的序列感。另外,可推拉的隔斷也在開放的同時帶來一定私密性,讓客人有“卡座包房”的私人體驗。
在建築層面,設計師大膽地使用了兩個巨大的紅色金屬罩將建築頂部原本十分凌亂老舊的陽光棚罩住,在空間中形成了兩個大體量的“盒子”,空間立面則利用灰色裝飾面板、黑色線條、洗牆燈光等簡單手法,烘托出北京四合院的傳統意象。於是,整個空間就呈現出當代結構和傳統建築的套疊,曾經在空間中混沌不清的立柱、屋檐都在大寫意的手法出從空間裡跳脫出來,成為無與倫比的精美元素。
與其它空間設計不同,設計師在改造5店時採用了相對克制的設計手法。整個空間中並未增加繁複的設計細節,只做格局和功能區的調整,並且根據舊建築的特徵介入當代設計手法,將建築曾經的劣勢變成優勢和亮點,為一棟已經年邁的建築注入了全新的生命,自然也為品牌完成了自我突破,延續了生命力。
方法3:震撼視覺輸出
品牌:大鴨梨烤鴨(成都萬科天薈店)
進入成都市場的大鴨梨也需要在發展中加以改變, 需要將大鴨梨皇家御膳加京城市井的品牌價值延續到新店設計,此外還面臨升級老品牌並注入在地文化。
為了實現這一策略,設計師決定以強有力的設計筆觸在空間內輸出品牌價值。
首先,大面積的紅色鋪陳將整個空間籠住。代表皇家故宮的紅,直接傳達了品牌最重要的符號之一。紅色由點到面,將整個空間編織串聯起來,縱橫虛實交疊的金屬格柵將功能區分隔開並完成層次在整體空間中的呈現。
其次,巨大的由 藤條編織的紅色“樹屋”是空間中最為重要的視覺重心,藤條盤旋而上,引領視線抵達樹屋之冠,龐大的體量和紮實細密的編織在對比下富有衝擊力。
“樹屋”雖然體量巨大,但在意象上又映照著兒時夢境,代表人們對於赤子之心的探求,藤條疏密有致的起伏富於神秘感,表達出夢幻美好的願景,喚起食客內心深處質樸、本真的記憶,從而加強客群和品牌在情感上的連結,提升食客對品牌的眷戀指數。
此外,原木、仿古青磚等傳統材質的清涼質樸穩定了紅色空間躍動的“火氣”,彼此交融達到平衡。
作為老品牌,大鴨梨烤鴨已經形成自身“皇家御膳+京城市井”的品牌價值,成都店既是老品牌的生命延續,又要在新的城市版圖上尋求商業突破。屋裡門外的空間設計正是採用上述手法直接、有力地為品牌打響了這第一槍,也將品牌形象和聲譽推向了國際舞台。
方法4:深埋品牌基因
品牌:大鴨梨烤鴨(成都龍湖店)
對於已經打開成都這座城市市場的大鴨梨來說,龍湖店無論是在空間美學方面的實踐,亦或是對品牌價值的傳遞上,都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發揮空間。作為發源自 京城的北京菜老品牌,設計師也已經通過相對成熟的品牌價值(“皇家御膳+京城市井”)制定出成熟的設計標準,即:故宮印象+當代時尚。
這套設計標準為品牌之後的所有空間設計明確了 方向,在這個標準之下,空間體驗可以萬變,但設計主旨不離其宗。
於是,在龍湖店中,設計師運用了大量解構和再生的設計方法,將傳統元素植入空間當中。在帶有中庭的兩層空間中,設計師從故宮元素中提取出琉璃磚、御書房、故宮紅、琥珀藍、線裝書等等一系列意象,解構後在空間中一一呈現。食客雖然看不到真實的磚瓦書卷,但傳統琉璃磚拼法工藝、天花下被解構後長達三十多米的線裝書“書脊”飾面、更隆重更高級的故宮紅和少量點綴的琥珀藍等等設計細節都讓“故宮印象”排山倒海而來,並在其中融合了簡潔、高級的當代感。
解構與再生的手法也並無局限性,比如,二層空間完整保留了一面古門扇,但卻能恰到好處地融入氣度恢弘、內斂當代的空間中,並被烘托得更加莊重、富有魅力。
包房空間與開放區一脈,相承,花格、斗拱、藻井意象被解構、重建,成為天花,傳統符號本身成為空間最好的裝飾,從中式美學中孕育而生的空間不再需要刻意生硬的點綴,而是更強調整體空間氛圍與品牌價值的統一。
在具體功能設定層面,龍湖店也突顯了面向當代的特質。設計師在店內設定無性別差異的衛生間區域,通過燈光烘托與酒吧相似的輕鬆、優雅氛圍,保證私密性的基礎上利用鏡面和空間結構營造細微處的“開放”視角,將更先進的社交方式與態度帶入空間。
力求每個空間都有所突破,但也恪守相同的價值核心——遵循著統一的設計標準,設計師將大鴨梨門店的未來定義為“一店一味”,真正做到了不斷突破刻板印象,令品牌永葆鮮活的生命力。
方法5:孵化空間熱點議題
品牌:唐廊(北京中糧祥雲小鎮店)
作為一個已經有近20年歷史的餐飲品牌,主打烤鴨的唐廊在過去的經營過程中並未在品牌形象中過多著力,於是面臨著只在區域範圍影響力大的問題。設計師正是要借中糧祥雲小鎮店激活這個一直以來“默默無聞”的低調品牌,打造一個鮮明震撼的記憶點來賦予品牌活力與能量。
針對祥雲小鎮年輕、多元、品味卓越的食客特點,設計師從材質、色彩、藝術元素多個維度打造了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現代空間,完全顛覆了唐廊的固有形象。
設計師選擇了能夠代表中國麵食的經典廚具“擀麵杖”和“秤桿”作為重要設計元素,萬餘根擀麵杖從空間天花上傾斜而下,長短變化形成連綿起伏的浪潮,強烈的視覺秩序感能夠瞬間被食客記住,這一設計也成為店內最為震撼的景觀。擀麵杖傳統、質樸,是中國廚房自古就有的工具,既能代表中餐,又能呼應唐廊作為烤鴨傳統餐飲品牌的形象。
有了足夠震撼的視覺記憶點後,靜謐的孔雀藍與相對沉穩的中國紅和緩地在中性色空間中鋪陳開,大量使用的粗礦青磚與簡潔當代的空間形成強烈對比,青磚以不規則的手法嵌入金屬仿銅框架之中,如同悠長歷史中斑駁城牆。四幅江南木雕花板懸掛在二樓,與現代空間形成強烈對比,以點帶面折射出傳統意蘊與懷舊心緒。
於是,在簡潔利落的空間結構中,中國畫中的山水、色彩,甚至筆觸行雲流水般在空間中次第呈現,而令人高度記憶的天花裝置與傳統材質的當代演繹又賦予空間藝術性與活力。以空間為法“語驚四座”,打響了唐廊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的一槍,也煥活了品牌在食客和市場記憶中的形象。
小結
老品牌從歷史中走來,擁有穩定的客群和成熟的產品、服務體系,它們往往已經樹立明確的品牌價值和品牌文化,能夠抵擋一部分新興市場的衝擊。但同時老品牌也面臨品牌形象陳舊、消費群體老化斷層、消費升級衝擊等等一系列問題,於是“穩重求變”是所有老品牌的共同課題,如何能在不斷更新疊代的市場需求下自我突破,創造持久生命力是老品牌繞不開的商業策略。
空間設計在這一階段作為最直接的形象視窗,是老品牌突圍最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方式,通過成熟的以商業策略為導向的空間設計能夠幫助老品牌獲取更年輕的客群、與當下消費習慣接軌、創造符合新型社交的場所,將品牌從過去單一的餐飲屬性拓展為功能、體驗、文化等多種屬性集成的複合型空間,達到品牌與空間系統的有機結合,從而無限延長品牌的生命線。

理論價值

1. 品牌價值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空間設計絕對不是 設計師自我審美的表達或對流行視覺符號的追逐,打造炫目卻曇花一現的餐飲空間毫無價值。當產品和服務壁壘逐漸消失,品牌與品牌之間的商業角逐也隨之發生改變,消費群體對餐飲品牌的需求也不再是單一的口味或服務,“文化”作為體驗的核心,“情感”作為體驗的本質,所有行業不再是表象的行銷或提供服務,餐飲品牌與消費人群需要獲得深層次的文化認同。
遵循品牌商業策略而衍生的空間設計能夠站在更高的高度實現品牌價值,將品牌差異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也進一步拓展市場差異性,多樣化市場環境奠定牢固基礎。
2. 商業價值
符合品牌商業策略發展的空間設計能夠直接為品牌積累、鞏固客群,對內也能夠提升員工對品牌文化的認知和自豪感,激勵內部發展,從而提升品牌商業價值。
另一方面,空間作為品牌形象輸出的綜合體,能夠拉動其在所處地域的品牌地位,從而吸引更優質的客群資源、商業資源和文化資源,為餐飲品牌贏得市場上的一席之地,以空間拉動品牌所處市場的商業價值,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3. 社會價值
廣義的設計被稱為是社會群體或個人的創作行為,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發展的環境下,提出策略為先,設計為後理論體系是基於新型消費市場不斷更迭,餐飲消費者及其消費模式和需求不斷變化的前提,從品牌商業策略角度出發所制定的一套設計理論。
在每個品牌都談餐飲空間設計的當下,不是所有空間設計都符合商業策略,它們最終仍會被市場更迭淘汰。符合品牌商業策略的空間設計有助於克服速食流行文化對設計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適應當下具體社會需求;促進人與人在餐飲社交環境中建立積極、友好的關係,從而促進相應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發展;與設計手法、經濟利益和審美趨勢相協調,真正具有實用性和可持續性。

結語

打贏激烈的商業戰,在市場上葆有持久生命力並創造更大價值是每一個餐飲品牌的終極目標。空間設計恰恰是品牌打贏每一場戰爭具體而關鍵的部分,遵循策略為先,設計為後的理論制定空間設計標準將最終幫助品牌取得持久的市場認可和穩如磐石的商業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