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翁學士書

《答翁學士書》是清代文學家姚鼐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翁學士書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惜抱軒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姚鼐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翁學士書(1)
鼐再拜,謹上覃溪先生幾下。昨相見承教,勉以為文之法(2),早起又得手書,勸掖益至(3),非相愛深,欲增進所不逮(4),曷為若此?鼐誠感荷不敢忘。雖然,鼐聞今天下之善射者,其法曰:平肩臂,正脰(5),腰以上直,腰以下反句磬折(6),支左詘右(7);其釋矢也,身如槁木(8)。苟非是,不可以射。師弟子相授受,皆若此而已(9)。及至索倫蒙古人之射(10),傾首,欹肩(11),僂背(12),發則口目皆動,見者莫不笑之。然而索倫蒙古之射遠貫深而命中(13),世之射者,常不逮也。然則射非有定法亦明矣。
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惡。詩文,皆技也,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詩文美者,命意必善。文字者,猶人之言語也。有氣以充之,則觀其文也,雖百世而後,如立其人而與言於此,無氣則積字焉而已。意與氣相御而為辭(14),然後有聲音節奏高下抗墜之度,反覆進退之態(15),彩色之華。故聲色之美,因乎意與氣而時變者也。是安得有定法哉?
自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趙宋、元、明及今日,能為詩者殆數千人,而最工者數十人。此數十人,其體制固不同(16),所同者,意與氣足主乎辭而已。人情執其學所從入者為是(17),而以人之學皆非也;及易人而觀之,則亦然。譬之知擊棹者欲廢車(18),知操轡者欲廢舟(19),不知其不可也。鼐誠不工於詩,然為之數十年矣。至京師,見諸才賢之作不同,夫亦各有所善也。就其常相見者五六人,皆鼐所欲取其善以為師者。雖然,使鼐舍其平生而惟一人之法(20),則鼐尚未知所適從也。
承先生吐胸臆相教,而鼐深蓄所懷而不以陳,是欺也,竊所不敢。故卒布其愚(21),伏惟諒察(22)。

作品注釋

(1)翁學士: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著名書法家、金石學家;精於鑑賞,尤長考證,著名碑帖多經他題跋;官至內閣大學士。著有《兩漢金石記》、《漢石經殘字考》、《復初齋文集》等。
(2)勉:勉勵。
(3)勸掖:勉勵扶持。
(4)不逮:不足,缺陷。
(5)脰(dòu豆):脖子,頸。
(6)反句磬折:腰向後彎曲。“句”同“勾”,彎曲。磬折:彎腰。
(7)支左詘右:左腿支撐,右腿彎曲。“詘”同“屈”。
(8)身如槁木:注意力集中,全身不動如枯木。
(9)授受:老師教,學生學。授:給予。受:接受。
(10)索倫:地名,清代屬黑龍江,今內蒙古自治區索倫旗,在呼倫貝爾盟中部偏西。
(11)欹肩:肩臂傾斜。
(12)僂背:彎背。
(13)貫:穿入。
(14)相御:交相為用,結合。
(15)反覆進退:文章的波瀾曲折。
(16)體制:文章、詩歌的格局、體例。
(17)人情:人心、世情,社會風氣。執其學所從入者為是:把自己入門時所學的東西看作是正確的,即從學誰入門,就認為誰的正確。
(18)擊棹:用棹擊水,指划船。
(19)操轡:騎馬駕車。轡:駕奴牲口的韁繩。
(20)舍其平生:捨棄平生所從事的。法:師法,學習。
(21)卒布其愚:終於說出自己的愚見。布:說出,講明。
(22)伏:表敬副詞,常用在動詞前,表示尊敬,如“伏聞”、“伏惟”等。
翻譯
我恭敬的給覃溪先生您寫信(再拜,謹上覃溪先生幾下應是信件開頭的敬辭)。昨天相見,承蒙您的教誨,用作文章的方法勉勵我;今早起來又收到你親手寫來的信,鼓勵幫助更加周到,若不是非常愛護我,希望我在不足之處得到長進,怎么會這樣做呢?我確實感激厚望,不敢忘懷。雖然如此,但我聽說現在天下擅長於射箭的人,他們的方法是:肩膀放平,脖子擺正,腰以上挺直,腰以下像石磬一樣向後彎曲,左腿支撐,右腿彎曲;將箭發射出去的時候,身體一動不動像枯槁的樹幹一樣。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能射箭。老師弟子之間遞相傳授,都是這樣而已。至於索倫人、蒙古人射箭,歪著頭、斜著肩、弓著背,發射的時候嘴和眼睛都動,看到的人沒有不笑他們的。然而索倫人、蒙古人卻射得遠,射得深,射得準,世上射箭的人,往往比不上。那么,射箭沒有固定的法規,也就很明白了。
道有正確的,有不正確的,技巧有高明的,有不高明的。詩文,都是技巧。技巧精妙的一定和道相近。所以詩文作得好的,命意一定很好。文字,如同人的語言。如果有精神氣質充實其中,那么看他的文章,即使千百年之後,也會覺得像這個人站在這裡跟他說話一樣;沒有精神氣質,就只是堆砌字句而已。文章和文氣互相制約而成為文辭,然後才會有聲音節奏高低起伏的法度,反覆進退的姿態,色彩斑斕的光華。所以聲韻藻色的美,都是適應意和氣而隨時變化的。這樣怎么可能會有固定的法則呢?
從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趙宋、元、明一直到現在,能夠作詩的恐怕有數千人,而詩作得最好的,不過幾十人。這幾十人,他們的詩文體制固然各不相同,所相同的地方,不過是意和氣能足以統帥文辭罷了。人之常情都執著於自己入門學習的東西,以為它們是正確的,而認為別人所學的都是不正確的。如果換上別人來看,也會是這樣的。譬如會划船的人希望廢除車馬,會駕馭車馬的人希望廢除船隻,卻不知道這是不可以的。我確實不擅長於寫詩,但作詩也有幾十年了。到京師,看到各位才士賢者的詩作各不相同,也各有各的長處。就是那經常見面的五、六個人,都是我希望能吸取他們的長處而以之為師的。雖然這樣,但要讓我捨棄我平生所掌握的東西而僅僅去效法一個人,那我還不知道要去跟從效法誰人。
近來承蒙先生真心地教導,而我卻把心中所想深藏起來不告訴您,就是欺騙您啊,這是我不敢做的,所以最終把我的愚見陳述出來,請您體察諒解。

作品賞析

方苞論“義法”之“義”,限於宋儒性理之學,劉大櫆加以發展,提出神氣問題,姚鼐集方、劉之說,強調“意”、“氣”、“法”的統一,而以“意”、“氣”為主宰。“詩文美者,命意必善。”這裡的“意”,指文章主旨,不出方苞所謂“義”的範圍;至於“氣”,則主要指心胸氣質,是較有個性的東西。語言文字以“氣”充之,則作者心胸畢見,千古之後,讀其文仍如見其人;語言沒有“氣”,不過是字眼的堆砌,毫無意趣。至於“法”,姚鼐強調活法而反對“定法”,主張詩文之法“因乎意與氣而時變”,不主—格,故作者強調學習古人應“取其善以為師”,而不主張拘泥於一人之法。

作者簡介

姚鼐(1731一1815)清文學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官至刑部郎中。主講江寧、揚州等地書院歷四十年。曾受業於劉大搬,是“桐城派”古文家的代表人物。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工詩文。為文主張義理、考據、辭章合而為一;作詩兼采唐宋,以清雅為宗。著作有《惜抱軒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