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孫緬歌》是一首南朝宋無名漁父的四言詩,載於《南史·隱逸傳》。此詩運用古老的四言詩形式,古樸奧雅,讀來如聞韶樂,它以極短小的篇幅,表達了豐富的意蘊、玄奧的哲理,精警凝鍊,令人玩味無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孫緬歌
- 創作年代:南朝宋
- 作品出處:南史·隱逸傳
- 文學體裁:四言古詩
- 作者:無名漁父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答孫緬歌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相忘為樂,貪餌吞鉤。
非夷非惠,聊以忘憂。
作品鑑賞
這首無名漁父的四言詩,載於《南史·隱逸傳》。據傳載,劉宋尋陽(今江西九江)太守孫緬,某日出遊水邊,遭一“神韻瀟灑,垂綸長嘯”的漁父。緬問他賣魚否?他卻自稱:“其釣非釣,寧賣魚者邪?”緬勸他出仕以博取“黃金白璧”、“駟馬高蓋”,他又自言:“仆山海狂人,不達世務,未辨賤貧,無論榮貴。”遂作此歌,而後悠然離去。
首二句以景物起興,描繪出一個清幽的隱士境界。首句語出《詩經·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於淇。”籊籊,形容竹竿長而尖削之貌。此句字面上雖僅寫竹竿,但已隱含垂釣之意。次句寫水流潺湲,浟浟,水流之貌。這一聯在寫景中連用兩個疊詞,復沓迴環,曼聲長語,很好地表現出一種恬靜悠閒的隱逸情趣。
中二句轉入抒發情志。“相忘”一語,出於《莊子·大宗師》篇:“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把對立的事物看成本質上毫無二致的事物,因而安時處順,心境平和,這就是所謂“相忘”。而漁父的所謂“未辨賤貧,無論榮貴”,正是達到了《莊子》的這一境界。反之,如果不是與世“相忘”,而汲汲名利,勢必引發災禍,此聯次句即是此意。游魚貪食魚餌,必有吞鉤之禍,它與“相忘為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兩句既是漁父自己的人生觀的寫照,同時也是作為對孫緬勸他出仕以求榮名利祿的答覆。這兩句雖是說理,但字面卻都是與魚相關,正與上句悠然垂釣的意思相承接,理與景結合得十分自然。
末二句對“相忘為樂”再作發揮,以強化此詩的主旨。“非夷非惠”化用《孟子》的語意,但經詩人改造後,又表達了《莊子》的思想。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孟子·告子下》云:“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不惡污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又云:“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公孫丑上》)孟子的意思是,伯夷潔身自好,清高脫俗,失之器量狹小;柳下惠處濁自安,豁達開朗,惜乎不夠嚴肅。而漁父借用其語,巧妙地化進《莊子》的哲學,指出人生不要執著於進退出處的任何一方,凡事都無可無不可,不要刻意為之。這樣,與世委蛇,和光同塵,就能忘憂而為樂。“為樂”、“忘憂”,一章之中,兩致其意,足見漁父胸中自是平和安樂的境界,勢利富貴的外毒,難以侵入。
此詩運用古老的四言詩形式,古樸奧雅,讀來如聞韶樂,它以極短小的篇幅,表達了豐富的意蘊、玄奧的哲理,精警凝鍊,令人玩味無窮。漁父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歷來是隱逸者的化身,《楚辭》和《莊子》中也均有《漁父》篇。這首小詩,語雖簡淡,卻使這個隱逸者的形象,又豐滿、充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