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答嘴鼓
- 別稱:喜劇性的傳統說唱藝術
- 申報地區:福建省
- 遺產類別:曲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06-5-20
- 遺產編號:Ⅴ—37
歷史起源,藝術特點,代表曲目,傳承價值,地方語言,歲時節令,傳統習俗,民情風俗,民間曲藝,宗教信仰,相關節目,沿革形式,念四句,拍嘴古,勸善歌,答鼓,廈門說書,答嘴鼓,音樂聲腔,造型藝術,演出團體,保護措施,
歷史起源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沒有文字記載,但在古老的梨園戲以及提線木偶戲、高甲戲中都運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諢。舊時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這種形式,可見它在民間流傳很久。在閩南地區,古來民間賣藝的、賣藥的在招攬生意時,乞丐在行乞時,說的話都講究押韻,即興發揮,如同順口溜一樣。甚至民間婚喪時也常採用一種“念四句”的韻語形式,例如新娘入洞房時的“念四句”是“雙腳踏入來,交椅兩邊排。新娘是天使,女婿狀元才”。
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大軍進駐台灣,將士多為閩南人,“念四句”也傳至台灣,當地稱為“四句聯仔”,後來逐漸發展為“觸嘴古”,與閩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
由於“念四句”在民間廣泛流傳,逐漸在人們日常談天說地時,也被運用來戲謔論爭。它要求雙方反應靈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會引起鬨堂大笑。這種形式逐漸發展成為答嘴鼓。
藝術特點
答嘴鼓是二人對口爭辯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對口相聲,但又不盡相同。它的對白是嚴格押韻的韻語,語言節奏很強,並長於運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詼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和俚俗語,運用閩南方言複雜而富有節奏與音樂美的音韻結構組織韻語,注重情節的展示與人物的刻畫,講究使用“包袱兒”與“韋登笑科”(爆笑料)的藝術手段,以獲取喜劇性的藝術效果。又有些像北方的數來寶,只是不用擊節樂器。但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這種形式時,曾使用扁鼓、小鈸、品蕭、南噯、大吹等樂器,做為段落之間的間奏,並以扁鼓做指揮,所以答嘴古也寫做答嘴鼓。偶爾有一人來說答嘴鼓,也是模擬二人對話。答嘴鼓的藝術特點是用韻語對話為形式,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閩南方言來構成笑料,以表達一定的主題。一般只憑語言的風趣、幽默以及韻語的巧妙運用吸引聽眾。
代表曲目
答嘴鼓傳統節目如《烏貓烏狗》、《鴉片歌》、《瞎子啞巴打架》等,抗日戰爭前曾經錄製成唱片。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鱉追飛機》、《笑什麼》、《女隊長》等一批優秀作品。20世紀70年代以後,又借鑑相聲藝術的利用語言來構成“包袱”的手法,產生了《煉紅心》、《慶新春》、《中秋月圓》、《唐山過台灣》等比較新穎、成熟的作品。
台灣的現代作品《夫妻相罵》也很有影響。
傳承價值
由於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答嘴鼓藝術在台灣老百姓當中同樣紅火。1991年6月,台灣宜蘭舉行了“台灣首屆答嘴鼓比賽”,促進了台灣答嘴鼓藝術水平的提高。閩南答嘴鼓藝術家林鵬翔的答嘴鼓節目通過各種媒體向四方傳播,在海外也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海外專家學者研究閩台民俗和語彙的寶貴資料。
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能完整聽講閩南話的人,特別是青年人和外來人越來越少。答嘴鼓的活動空間日益狹窄,創作表演人員和客群群體年齡普遍老化。隨著林鵬翔等老一輩藝人的相繼去世,答嘴鼓的藝術傳承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這一曲藝形式面臨斷代失傳的嚴重危機,亟需設法加以搶救和保護。
地方語言
閩南語發源於福建閩南地區已廈門話為代表,通行於福建南部。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閩南籍華僑、華裔也有說閩南話的,雖然各地的閩南話有一些差別,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話無阻。廈門話跟漢民族的共同語國語(國語)差別很大,相互之間無法通話。廈門話與國語的差異,多表現在語音和辭彙方面,語法方面也有一些差別。國語只有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廈門話有七個聲調,陰平(天公)、陽平(華文)、上聲(好酒)、陰去(世界)、陽去(趙麗)、陰入(八百)陽入(藥石)。廈門話字音的連續變調現象比國語複雜。廈門話語音的許多現象,反映著上古中古漢語語音的一些特點,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相當突出的。辭彙方面,廈門話有相當大量本方言的特有辭彙,這在國語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見的甚至是沒有的。
歲時節令
廈門同全國各地區一樣,很注重民間傳統節慶。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節前家家戶戶貼春聯。除夕夜,合家圍爐(火鍋)吃年飯。有的通宵不眠,名為“守歲”。長輩把紅包分給未成年的孩童,名為“壓歲錢”。初一凌晨,點燃爆竹“開正”。人們換上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客人來家,應款待甜茶、糖果、蜜餞,來客帶有孩童,則送給禮柑、瓜果。正月初三這天,被視為新喪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門和外出賀年。
元霄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廈門又稱為“上元節”或“燈節”。當天夜裡,父母往往帶著孩子提燈上街觀景。近年來在中山公園舉行“鷺島燈會”已成慣例,民間還經常有耍龍燈、舞獅等活動。
清明節。人們要依俗掃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掃墓都是獻冥紙,現在逐漸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節前後十日,公墓、骨灰室都開放供民眾祭奠。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日,廈門俗稱“五日節”。以往家家門口要插艾蒲、家中灑雄黃酒、給小孩佩帶香袋,用以驅邪,現已少見。但人們還習慣在這一天翻曬衣物、做大掃除,並保留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集美龍舟是歷年組織龍舟競賽的場所,屆時熱鬧非凡。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人們合家團聚或倍加思念遠方親友的日子。在中秋節,廈門人除了賞月、吃中秋月餅之外,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時候流傳下來的“玩會餅搏狀元”的民俗活動,極具特色,充滿樂趣。中秋會餅每盒63塊餅,大小不同,共分為6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在“搏狀元”活動中俗稱狀元、對堂、三紅、四進、二舉、一秀)。每人輪流將6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裡的骰子的點數領餅,以最終奪得“狀元”為幸運。三百多年來,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民間喜登山郊遊。
冬至節。家家戶戶祭祖吃湯圓。
傳統習俗
中華民族崇尚紅色,廈門人也一樣以紅色象徵幸福、吉祥。門聯、請帖都用紅紙;饋贈禮品也要在包裝紙上放張紅紙條;迎娶的車輛,要掛紅彩帶;喜幛、壽屏要用紅綢緞製作。喪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樓房的,還要在大門口掛塊紅布。而黑、白、藍等色調,則被視作端重、衰思的象徵。
栽種花草,是廈門人的一種愛好。不但自家有盆栽,還喜歡到市面買各種鮮花用清水養起來擺放客廳、臥室。人們還常用新鮮花卉編扎花籃、花屏和龍、鳳、燈等造型,用作喜慶場面的陳設。
民間的一些忌諱和應注意的禮節性習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用掃帚打人,挨打者被認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掃地,被人認為是逐客,有失禮儀;
婚慶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湯匙等餐具最為犯忌,被視為不吉祥的徵兆;
進餐時,筷子不要插在飯上,因祭祀時往往在飯上插香。這是對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時,最忌諱擺六盤菜,因為依清朝舊例,死囚臨刑前才食以六盤菜餚;
在嬰兒面前不要談猴,認為談猴會招致嬰兒多病難養;也不要夸嬰兒肥胖,要說“好看”、“好養”。
以上忌諱,有些至今還在沿用,但多數已不再拘泥了。
民情風俗
在廈門,結婚、壽辰、生兒育女等喜慶,統稱“紅事”,而喪葬則稱為“白事”。
結婚。成年男女結婚,以往禮節甚繁,現已大為簡化。一般市民仍照舊俗擇定佳期,由雙方長輩主辦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將“嫁妝”送達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當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設宴請客。席散以後,賓客朋友不論輩份大小,都可前往“鬧洞房”。婚後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則備酒筵接待,女方親友應邀作陪,以示慶賀。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結婚已不按這一套,而時興旅遊結婚或新婚舞會。
生日壽辰。廈門人做生日以少年16歲和老人50歲、60歲大壽為重。少年男女,年滿16歲,被看作長大成人。族人親戚要送活雞、線面、衣料等禮物去慶賀。當事人父母則設筵回禮。老人壽辰,尢其父親60花甲、母親50壽辰,已成家的兒女要備好豬腿、壽麵、美酒、雞蛋等四色禮物奉獻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的人家還會設筵款待親友。
生兒育女。民間視為一大喜事。兒女出生滿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備好“油飯”派人送到娘家報喜。滿一個月,再以“油飯”分送親友和鄰居,稱為“彌月”。隨後4個月、周歲,也要熱鬧一番。
喪葬。以往也講排場,現在廢土葬為火葬,諸事皆由殯葬管理所料理,喪家稱便。
民間曲藝
廈門的民間曲藝,流傳甚廣,歷史悠久,題材廣泛。有描寫日常生活,傾吐男女愛情,再現勞動情景,傳播知識趣聞,歌頌古代英雄等等,但基本上沒有文字記載。解放後,曲藝工作者才創作了大量作品,始有文字記載。廈門民間流傳的曲藝種類很多。
作為一種古老的樂種,南曲與唐宋元明等代的音樂關係密切。比如南曲的主要樂器之一琵琶,稱為南琶,是橫抱著彈奏的。像南琶這種演奏姿勢,只有從古畫和出土的唐俑中才能看到。南曲的曲牌至今還保留著《漢宮秋》、《三台令》等唐宋古曲名稱,可以推斷,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南曲曾以民間優秀樂種而聞名。五少芳賢晉京入宮演奏南曲,康熙賜五少為“御前清客”,故南曲被稱為“御前清曲”,南曲演唱時豎置涼傘,是在那時開始的。
廈門的南曲活動,相傳始於明末清初。至清道光年間,金華閣等曲館先後建立。廈門系閩南對外通商口岸,為華僑進出必經之地,故南曲又隨華僑傳入南洋各地。上世紀20年代,廈門南樂界所灌制的南曲唱片,傳至英國,被《大英百種全書》譽為“東方明珠”。音樂理論家周傳豹引證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結論,稱“南音可以說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傳統音樂”。音樂家趙渢稱南曲為“音樂的一塊活化石”,海外僑胞稱南曲是“中國音樂之根”、“東方音樂之花”。
南曲盛行於泉州、廈門,遍及閩南各地,流傳於台灣、香港、澳門和閩籍華僑聚居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國都有不少南曲社組織。歌仔戲。誕生於台灣宜蘭地區,是福建閩南地區和台灣的主要劇種之一。300多年前,鄭成功收復台灣,大批官兵眷屬屯居。他們帶去閩南地區錦歌車鼓等民間樂曲,豐富了台灣的地方音樂。台灣民間逢年過節迎神賽會,時常組織民歌民謠、錦歌車鼓、列隊遊行表演,俗稱“歌仔陣”。19世紀末,受亂彈、四平、京戲傳入的影響,根據故事情節,裝扮角色演唱,並經常在廣場拉個圈子表演,被稱為“落地帚”。20世紀初,宜蘭縣歐來助創作“七字調”,傳播演出,很受歡迎,遂以七字調為主要樂曲,組織劇團表演,定名為“歌仔戲”。宜蘭縣成為誕生歌仔戲的搖籃地。
20世紀初,歌仔戲競相進入台北等城市演出,促進了歌仔戲的發展。20年代,歌仔戲進入廈門。1926年,原在廈門的梨園戲班“雙珠鳳”,改唱歌仔戲,成為閩南第一個歌仔戲班。
歌仔戲誕生後不久就屢遭摧殘。在台灣,日本侵略者始則扼殺,繼則妄圖同化;在閩南,又被當局誣為“亡國調”,橫遭禁演。漳州藝人邵江海等創造了“雜碎調”,並採用一些閩南民間小調,統稱為改良調,代替了原來的歌仔調,歌仔戲也改稱為“改良戲”,才得以繼續生存。
新中國成立後,歌仔戲進行體制和藝術改革,成為閩南主要劇種之一。1954年參加華東首屆戲曲觀摩會演,廈門與漳州聯合組隊,定名為“薌劇代表隊”。1980年廈門薌劇團恢復原歌仔戲名稱,改名為“廈門市歌仔戲劇團”。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亦稱大班、鼓班,為閩南主要劇種之一。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大約150年前傳入廈門。
高甲戲最初原是一種化裝遊行的演出。閩南沿海農村,每逢迎神賽會或喜慶節日,人們喜歡扮成梁山好漢,排列成隊,在節奏強烈的民間樂曲伴奏下,作即興表演,當時叫做“宋江陣”,後來發展成為專業戲班。因為演宋江的戲最多,就被稱為“宋江戲”。宋江戲表演偏重武打,劇情內容也比較簡單,後吸收梨園戲和木偶戲的劇目和表演藝術,漸次發展成為有文有武的“合興戲”。到了清末,又吸收了徽劇、江西弋陽腔和京戲等的表演藝術,逐漸形成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高甲戲”。
梨園戲。形成於宋末,流行於泉州一帶。明末清初時傳入廈門。薛起鳳《鷺江志》記述“當時民間風俗,上元、端午、中秋,各街巷皆搭台演戲或一月半月”。當時廈門還沒有其他劇種傳入,演的就是梨園戲。周凱《廈門志》記述:“閩中土戲,謂之七子班,廈門前有《荔鏡傳》,演泉人陳三誘潮女黃五娘私奔事……觀者如堵。”這裡說的七子班就是梨園戲的別稱,《荔鏡傳》是梨園戲劇目。20年代歌仔戲傳入時,廈門尚有“雙珠鳳”等梨園戲班。到40年代前後,直至50年代初,廈門城鄉尚有梨園戲演出。
1961年7月16日,廈門第一批梨園戲學員在人民劇場舉行首次公演,演出傳統劇目《陳三五娘》。後來廈門不再建梨園戲劇團,學員併入福建省梨園戲劇團。
答嘴鼓。是流傳於閩南、台灣一帶的曲藝品種,以閩南方言表演,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它以韻語對話為主要形式,其藝術手法幽默、風趣、詼諧,成為閩台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之一。
廈門民間的表演藝術還有舞獅、踩高蹺、蜈蚣閣、車鼓弄及錦歌等,生動活潑,多彩多姿。
宗教信仰
廈門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以佛教為主,教徒數以萬計。閩南古剎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在海內外負盛名;基督教新街禮拜堂被稱為“中華第一聖堂”;天主教廈門教區設於鼓浪嶼,是閩南天主教對外交往的中心。
相關節目
節目:答嘴鼓四嬸婆痛斥“六*合*彩”
方言答嘴鼓
作者:孫永宗
人物:四個嬸婆。(以下簡稱甲、乙、丙、丁)
道具:四把扇子。
時間:近段某一晚上。
地點:村邊大埕榕樹下。
出場:(四人從舞台兩側手執扇子出,秧歌步)
合:俺夜荒(晚上)四人來上台,表演的節目自己排。不講別號(另外)專講“六*合*彩”,壞處一項一項講給咱大家知。“六*合*彩”千萬莫去跌(賭),敢跌心情賣看活(輕鬆),做人著實在,著要照步來,啊沒啊動破頭腦了(虧)錢財。
眾:(四人對視)咱要安怎來講腳(比較)好?
甲:一人一人來講。
乙丙丁:安嬰(這樣)好。(各豎起大拇指)
甲:我頭先講。當今流傳一句話:七點買碼笑咪咪,九點碼開眼汁眨,記碼歡喜買碼啼,夜荒賣(不會)對等下期。俺老的以前啊,安分守紀,不貪不取,一分錢沒打死。(乙丙丁豎起大拇指),現在啊,自從染上這“六著屎”!
乙丙丁:對對對,真正是“六著屎”!
甲:歸個人攏變形,家庭生產攏沒顧,親戚走走煞斷路。二元呀豬肉不甘開,透日想喜個馬頭詩要安怎猜。五十一百加減沒,紫船(這時候)生活煞難逃。
乙丙丁:生著害。
乙:我來講。當今流傳一句話:包山包海,莫去包“六*合*彩”,“六*合*彩、六*合*彩”敢包敢注屎。俺喜個新bu(媳婦)以前啊,自從入俺家門,力相(積極)賢惠又有孝,各項空課做透透。金鍊、耳鉤掛甲金丹丹,手指(戒指)掛甲手無縫,當今啊自從染上這“六*合*彩”,歸身律甲沒半項,說是甲人去包綠波子,煮船正知死。
甲丙丁:真的是:想富窮到,想吃屎漏。丙:我也來講兩句透氣下,當今流傳一句話:眼汁擦未乾,圖紙到門腳(門口),有錢加減跌,沒錢甲人沙(拿),俺喜個大漢子,以前啊師傅頭做甲變變叫(紅火火),師子(徒弟)歸大堆,一年收入有幾萬元可剩。自從染上這“六*合*彩”,空課攏沒顧,歸日想喜個牛龍馬兔。講什麼白小姐、爭豆仔仁。
甲乙丁:哎,不對,是曾道人。
丙:(側臉掩嘴,不好意思狀)噢,講什麼白小姐曾道人治張腳會準,治張腳會對(ha),一期的圖紙歸大疊。金木水火土,輸甲沒錢才來攬北肚(肚子),透日傻傻醉醉,菊甲賣喘氣,白糖煞掠做機器肥。
甲乙丁:真的是:枉費一身好武藝,紙字(錢)輸無才來叫天地。
丁:我來講吾厝邊喜個阿伯名叫亮哥豬,有一次打電話給豬哥亮透碼大公司。
甲乙丙:透碼透什麼?
丁:講什麼老菜補(蘿蔔乾)去打針里底有玄機,想來甲想去,雄雄給想著,嘿--嘿--嘿!敢是要開老鼠?
甲乙丙:按嬰安怎猜做是老鼠?
丁:針水毒老鼠,老鼠死了補補黑黑親像老菜補。
甲乙丙:煞有影。開什麼?會對嗎?
丁:有做無呀,四元開銷來甲跌看埋(看究竟)。頭一擺,隨中彩。扣本純利賺了三十六。
甲乙丙:騙你去掉落學(廁所),接下來呢?
丁:無一期猜有,五十仔一百直直輸。跌到最後某(妻)子不雜(參加)三頓煞著自己bu(煮)。
眾:真的是:
甲:不勞而獲世間無。
乙:發財致富靠勤勞。
丙:治個不聽吾勸告。
丁:今後生活就難逃。
眾:少年聽了目莫刮(kao),吾老伙講話拾紙包。紫船(這時)吃老沒事做,要叫叫來去跳迪斯科
沿革形式
答嘴鼓的形成,從民間口頭文學的流傳至林鵬翔創造成為一種登台演出的閩南話說唱藝術,歷史悠久,品種多樣,其沿革類歸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念四句
“念四句”是運用豐富生動、詼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與俚俗語,以斗謔戲弄或流利而活潑的四句韻語來反映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念四句”是閩南話的一種韻語形式,十分講究“斗句”(押韻),民間婚喪喜慶都要即興“念四句”。例如進入新娘房時念道:
雙腳踏入來(lai),交椅兩邊排(pai);
新娘是天使(sai), 囝婿狀元才(zai)。
由於“念四句”妙趣橫生,並常收到令人捧腹大笑的效果,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逐漸在人們日常談天說地時,被運用來戲謔爭論。它要求雙方反映靈敏,口舌流利,一方接不下去,就會引起鬨堂大笑。答嘴鼓的早期形成,就是以“念四句”為基礎,用擴大句數,或變換長短句式而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拍嘴古
答嘴鼓早期也叫 “觸嘴古”,“拍嘴古”。在閩南方言裡,“嘴鼓”即嘴巴,
“觸”、“拍”有戲斗的意思。
農民在勞作休閒時,聚集在祠堂的護厝,或有多餘的較寬敞的房間,搭上便鋪,擺上茶桌板凳,就開始“練仙敲嘴古”。“練仙”就是閒聊、聊天的意思,“敲嘴”、“觸嘴”即斗口、舌戰之意,“古”就是講古。
拍嘴古是運用閩南話的押韻(閩南話稱“斗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互相戲謔而湊成的風趣故事或笑話,是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農民完全是為了自娛自樂,解除疲勞,非營業性,無固定作者和演員,也沒有留下完整的段子。
在閩南地區,講話有“斗句”(押韻)已成民俗。自古以來民間賣藝、賣藥、小販招攬生意、乞丐行乞等,說的話都講究押韻,即興發揮,類似順口溜。這些都是答嘴鼓的雛形,現在閩南民間還有流傳。
勸善歌
和尚或道士做法事最後一個程式是“燒靈厝”,安排在天將破曉之時。在
此之前徹夜是“孝男無眠,道士(和尚)免目困(別睡覺)”,搞得彼此疲勞不堪,因此要穿插上能刺激神經的節目,即穿插答嘴歌。內容多是勸善勸孝,現存的有《勸孝歌》,以母親十月懷胎到養育孩子從一歲到十六歲,父母的艱辛歷程,勸告大家要孝順父母。
答鼓
閩南地方戲曲歌仔戲或高甲戲丑角出台,要念一段與戲無關的“答鼓”。一般為時事即興發揮,嘲笑醜陋現象,演出時間用扁鼓拍出節奏,插科打諢,風趣幽默,很受歡迎。因為是單口的答嘴鼓,且用扁鼓,故稱答鼓。
廈門說書
廈門說書也是答嘴鼓初期的一種閩南話說唱形式,類似北方的評書。通常
以一人站著(也有坐著)演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有押韻(斗句)的,主要是說唱小段的故事,無固定的演出場所,屬非營業性。另一種是沒有押韻的,類似北方說書,有固定的演出場,稱講古場,主要是講長篇的故事,如《說岳全傳》、《少林寺》等,解放後講新書有《新兒女英雄傳》、《小城春秋》、《書劍恩仇錄》等。講古場是營業性質,通常講到最精彩的地方打住收錢。講古藝人都能出口成章,節外生枝,脫離本子。一部《少林寺》能講一年多。
答嘴鼓
已故答嘴鼓大師林鵬翔先生是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曾任福建省文聯委員、福建省曲藝家協會主席。上世紀50年代初,林鵬翔先生就開始嘗試創造一種喜劇性較強的曲藝形式,以便更好地反映生活,寓教於樂,為百姓服務。他在繼承閩南民間口頭文學傳統的藝術表現方法和地方戲曲插科打諢“韋登 笑科”(爆笑料)的藝術手法基礎上,根據韻故事、拍嘴古創作的成功經驗,大膽引用北方曲藝相聲的“包袱”和“數來寶”等藝術表現手法。經過反覆的創作實踐,為民間流行的拍嘴古注入了新的血液,創造出一種更富有喜劇性、為廣大民眾所喜愛的民間說唱藝術形式。根據藍波里先生的建議,將這種藝術形式取名為“答嘴鼓”。
音樂聲腔
答嘴鼓是一種喜劇性的傳統說唱藝術,它通過語言來表達思想內容,主要在語言方面下功夫。演出時無固定句式,無需配樂,完全口語化。但為表現“答”(爭鬥之意),“答”得“熱”起來,就要求有明快的節奏,因此經常是用長短句,“答”起來有跳躍感。押韻是一韻到底,需要轉韻也是一件事說完後才換韻。這樣“答”起來,鏗鏘和鳴,抑揚頓挫,富有幽默感和音樂感,很能刺激人們的耳目,達到捧腹大笑的效果。
造型藝術
答嘴鼓一般是二人表演,近年也有類似相聲的“群活”的答嘴鼓小品。
服裝:如果演出內容是傳統的,就穿長衫或唐裝;演現代的內容就穿西裝或襯衫。演出的基本功和相聲基本一樣,說、學、逗、唱都有。
演出團體
沒有專業演出團體和從業人員,多為自娛自樂的活動形式。主要創作人員和演員大都在業餘曲藝隊伍中活動。
保護措施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去年底,廈門市召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答嘴鼓”保護工作座談會。專家們針對“答嘴鼓”的創作、表演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倡要將“答嘴鼓”帶進校園,培養傳承人;通過電視、電台、報紙、演出加大宣傳力度,把“答嘴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讓民眾享受到它給大家帶來的樂趣。一些老藝人紛紛表示願意為“答嘴鼓”貢獻自己的力量,把“答嘴鼓”創作和表演藝術傳給後人,讓“答嘴鼓”得到較好的傳承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