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書獎借過力(1),至引王君薇庵、林君述庵事,推仆為古之義士。傳聞失實,此則仆所慚悚不敢遽受,必宜辨白者也。
基本介紹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答周生書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林紓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竊謂五倫中忽有朋友之一倫(2),戚非兄弟,分則路人(3),而古人於憂危喪亡之交,冒死捍衛,頗以為過。及仆身被家難,學業不立,朝夜震局(4),莫省為計,則存問誘掖(5),摩勵磋切(6),均吾友之力,方悟古人置朋友於五論中,今果大享其利也。
薇庵王先生,天性孝友,仆與游處二十餘年。其夫人躬被兄嫂摧殘,先生處之夷然(7),視兄嫂加竺(8)。仆窺察其意,鹹出至誠,團愈加推重。先生亦畜我如季弟(9),學問一事,匡獎尤力(10)。先生既死,遺其子女二人,仆私誓,將獨任其婚嫁。僥倖不負死友之諾。其子元龍,依仆十孔,已入邑庠,頗以詩筆驚其長老。距薇庵死之數歲,林述庵亦被疫死於烏麓道院,仆奔哭吊之,舉族鹹以幼子阿狀為托,仆亦如昔之所以處元龍者處之,亦將十年。阿狀入庠,與元龍同。其詩筆雄警,不如元龍之逋峭(11)。仆時時告以詩不足為,當求有用之學,造儒者之道。
仆之所以為此者,爾時實未計其力之能至與否,即彼二君,審仆貧薄,亦未料仆之為能教養其子也。仆之為教為養,並為元龍娶歸,殆天幸使然,亦二子志趣不忍忘其死父,始至於此。究皆五論中之常事,仆習知其故不敢自奇,而足下為仆奇之,何也?且仆尤有懼者:設彼二子驕荒敗德,與仆為難,則仆亦不過太息流涕,委諸氣數而已(12),此外尚有何術?推之中興勛臣(13),力造區夏(14),苟無天人合德,亦未必遽成絕大勳業。故君子任事,能歸功於天,不唯無禍,亦以養德,矧仆纖芥之善(15),尤何足雲!足下重我愛我,遂有逾量之譽,故不敢不辨。
暑盛,伏惟珍衛(16)。不備。
作品注釋
(1)獎借:猶言獎挹,推獎。
(2)五倫:也稱“五常”,五種人際關係和道德準則,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3)分(fèn):名分。
(4)震局:戒備恐懼的樣子。局,拘促不安。亦作“跼”。
(5)存問:慰問。存,省視。誘掖:引導扶持。
(6)摩勵:互相學習,勉勵。《禮記·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磋切: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
(7)夷然:平靜,坦然。
(8)竺:通“篤”,厚。
(9)畜(xù):養。這裡猶言對待。
(10)匡:幫助。獎:勸勉。
(11)逋(bū)峭:本為山岩屋勢傾斜曲折貌。藉以形容人物或文筆有風致。
(12)氣數:命運。
(13)中興:復興。此指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革命後表面的承平氣象。
(14)區夏:諸夏之地,指中國。區,區域。夏,華夏。
(15)矧(shěn):況。纖介:細微。
(16)珍衛:珍惜,愛護。書信中的套語,意謂保重。
作品賞析
作者先後撫養了兩位亡友的兒女,這件事被人稱為義舉。信的目的在於辯白,這是交友處世應當有的品行,不足為奇。行文處處強調朋友對作者的幫助以及兩個後生的自身才華,關於撫孤的事卻一筆帶過,體現了作者誠實謙遜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