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děng xián,意思為輕易;隨便;尋常;平常,或指凡夫俗子,普通人。語出唐 賈島 《古意》詩:“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俱為不等閒,誰是知音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等閒
- 外文名:lightly
- 注音:ㄉㄥˇ ㄒㄧㄢˊ
- 拼音:děng xián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①唐 賈島 《古意》詩:“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俱為不等閒,誰是知音目。”
②元 鄧玉賓 《粉蝶兒》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兒圍抱,除了猿鶴,等閒間世無人到。”
③《好逑傳》第一回:“他人雖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鐵一般,十分執拗,又有幾分膂力,動不動就要使氣動粗,等閒也不輕易見他言笑。”
④毛澤東 《長征》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⑤明 施耐庵《水滸》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藥酒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我看你夫妻兩個也不是等閒之人,願求姓名。
①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詩:“等閒栽樹木,隨分占風煙。”
② 宋 朱熹《春日》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③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魚水似夫妻正美滿,被功名等閒離拆。”
④宋 柳永《迷仙引》等閒取不得。席上尊前,王孫分相許。算等閒、酬一笑,便千金慵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