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摩西

《等待摩西》是莫言創作的短篇小說,首發於《十月》2018年第1期。

《等待摩西》以一位1950年代出生的農民柳衛東為主人公,描述了他半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折射出中國農村的歷史變遷以及農民的悲劇命運。《等待摩西》採取的是還鄉者的視角,以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柳衛東這個形象是純屬虛構還是有原型,讀者不得而知。但是,莫言通過讓敘述者“我”與作者身份的重合,增強了人物塑造的真實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等待摩西
  • 作者:莫言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字數:1.1萬字
  • 首發時間 :2018年1月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莫言的化身“我”的敘述中,少年時代的玩伴發小,因為其祖父的基督教信仰,被名之為柳摩西。這樣一個普通的農民,卻主動或者被動地卷挾到時代的潮流中,充當了一幕幕悲喜劇的重要角色:他更名為柳衛東,在批判祖父柳彼得的民眾大會上當眾毆打柳彼得;他為了和馬秀美的自由戀情,遭受其兄長數人血腥暴力毆打而不悔初心;在1980年代初期做生意發財,成為村莊遠近聞名的企業家;接下來拋棄妻子和兩個幼女離鄉遠行,一去35年不知下落……直到馬秀美含辛茹苦地將兩個女兒拉扯大,在女兒們的反哺下生活得到很大改變,已經將名字改回柳摩西的失蹤浪子意外回歸,帶著一個雄心勃勃又令人發笑的“討還民族財富”計畫招搖撞騙;別人都以之為不齒,不計前嫌的馬秀美卻心滿意足喜氣洋洋,連她的家院都洋溢著一派生機,“我看到院子裡影壁牆後那一叢翠竹枝繁葉茂,我看到壓水井旁那棵石榴樹上碩果纍纍,我看到房檐下燕子窩裡有燕子飛進飛出,我看到湛藍的天上有白雲飄過……一切都很正常,只有我不正常。於是,我轉身走出了摩西的家門”。

人物介紹

柳衛東(柳摩西)
柳衛東原名柳摩西,1960年代中期改成了現名。當時,他不但自己改了名,還建議他信仰基督教的爺爺柳彼得改名為柳愛東。他的建議,換來了他爺爺兩個大耳刮子。“洋奴”柳彼得被批鬥時,柳衛東特別賣力,成了大義滅親的英雄,但最終他還是因為爺爺基督教徒的身份沒當成兵。柳衛東其貌不揚,家境也一般,但他勾引女人確有高招,娶了已有婚約且大他五歲的馬秀美為妻。柳衛東結婚後就被他父母攆了出來,兩口子在村頭搭了個棚子暫住,日子過得很悽慘。1980年代初期,柳衛東已經成了東北鄉的首富,成了一位據說經常與縣裡領導在一起喝酒的頭面人物。幾年後,柳衛東失蹤,馬秀美的日子又過得很艱難了。柳衛東失蹤了整整三十年,他老婆一直等待著他。據說柳衛東失蹤之前,已經欠下了巨額的債務,柳失蹤後,討債的人把他家值錢的東西都給拿走了,只給這娘兒三個留下了一口燒飯的鍋。馬秀美靠撿破爛收廢品把兩個女兒撫養成人。消失三十五年後,柳衛東回了家,搞起了詐欺,信了教,並把名字改回柳摩西。

作品鑑賞

該小說以“等待摩西”為題,顯然要表達一個關於救贖的主題,而救贖的對象,自然是歷史變動中的中國兒女。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是走向商業化的農業中國的縮影。柳衛東的失蹤,發生在1983年,正值商業經濟興起的中國社會轉型期。年輕時的柳衛東,因祖父柳彼得基督徒身份的影響,而失去當兵的權利,不能像“我”一樣得到一條光明的出路。1980年代初出現的經濟改革,給他帶來了轉機,讓他憑著會投機的本事,棄農經商,趁著物價放開,倒騰物資賺了錢,成了東北鄉的首富,“成了一位據說經常與縣裡領導在一起喝酒的頭面人物”,人稱“柳總”,在勢利的東北鄉人眼裡,比當了小軍官的“我”要神氣,闊綽。但是,儘管柳總鑲牙,染髮,抽進口煙,可以坐飛機去深圳、日本,但他究竟是個暴發戶,物質的猝然豐富並不意味著精神隨之健全,相反,金錢可能產生對靈魂的腐蝕,造成道德的塌陷。柳衛東致富後,關於他因在外養了年輕女人要與妻子離婚的傳言鵲起,雖未得到證實,但這些傳聞正說明他和東北鄉人共享著成功即是享樂的物慾主義價值觀。信仰的缺失,是他經歷過和正在經歷的時代的通病。儘管他一生下來,他的老基督徒爺爺就給了他一個象徵基督教義的名字柳摩西,但革命年代教他徹底反叛了宗教文化,他的改名,就意味著他在成長期就把靈魂交給了視宗教為精神鴉片的革命政治潮流。柳衛東一度叫作柳摩西,晚年再度恢復為柳摩西這個名字,但這個人跟引導靈魂皈依的宗教和一個經歷不凡的人應該擔當的使命,壓根兒沾不上邊,毋寧說,柳摩西這個名字對他的存在就是一個諷刺,他拯救不了他人,倒要靠別人來拯救。正因為如此,柳衛東欠債後就失蹤,也可看作在他這個時代,精神和信仰已經缺席。有柳衛東的缺席,等待他的歸來才顯現出了意義。事實上本應被拯救的馬秀美,反倒在等待中找到了救贖之途,她的自贖,顯影出了由東北鄉所代表的生存群體罹患的隱疾。
《等待摩西》關於救贖的隱喻,是由馬秀美與柳衛東的關係來承載的。柳衛東本應是柳摩西,而柳摩西用他的缺席、不在場,給馬秀美造成了生命的痛苦、生活的艱難和人生的苦難,但也正是她的男人摩西作為在漫長的時間裡被等待的對象,才變成了一個精神的存在,引領著馬秀美在艱難的生存之路上跋涉,最終獲得安定的生活與精神的滿足,彰顯著信仰的形態和它在冥冥中的力量。在新時期恢復了基督教活動的東北鄉,馬秀美生下第一個女兒後就皈依了基督教。馬秀美自此成了東北鄉最虔誠的信徒,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主的身上,把任何一點點獲得都看作主的恩賜。由於相信主的存在,再深重的苦難也不會讓她對未來絕望;對苦難的體驗越是深切,她對主的禱告越是虔誠。“東北鄉所有的教徒中,沒有比馬秀美更虔誠的了。每次做禮拜,她都熱淚橫流,失聲痛哭。她跪在耶穌基督畫像前,往胸口畫著十字,嘴唇翕動著,嘴裡念叨著:主啊,保佑他吧,保佑這個迷途的羔羊吧……”從對馬秀美的刻畫可以看出,《等待摩西》所關心的主要是東北鄉人的精神問題,在新的時代,莫言的寫作仍在呼應著魯迅,意在畫出中國人的靈魂。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該小說入選2018年收穫文學排行榜、中國小說學會2018年度短篇小說排行榜、《揚子江評論》2018年度文學排行榜、北京文學月刊社“2018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獲第十五屆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

出版信息

《等待摩西》首發於《十月》2018年第1期,後入選小說集《晚熟的人》。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晚熟的人》
2020年7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164776

作者簡介

莫言,1955年2月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7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戰士、班長、教員、幹事、創作員。1984年9月至1986年9月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獲大專文憑。1988年9月至1991年2月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研究生班,獲文藝學碩士學位。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檢察日報影視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工作,2007年10月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任。已創作十一部長篇小說、二十五部中篇小說、八十餘部短篇小說、三部話劇、兩部戲曲、五部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五十集、散文雜文多篇。作品已被翻譯成五十餘種語言,二百多個外文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