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6年8月,石首撤縣建市,設立筆架山街道。
2001年3月,撤銷東方鎮,將東方鎮的行政區域劃歸筆架山街道管轄,並將東方鎮轄區的東方、沙銀2個小區和郭家鋪、杉木橋、斷崗口、南港子、國強、周家剅、易家鋪、梅家咀8個村等成建制轉入筆架山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建設路、朝天口、北門口、界山口、徐家鋪、孫家拐、張城垸、東方、沙銀9個居民委員會,郭家鋪、杉木橋、斷崗口、南港子、國強、周家副、易家鋪、梅家咀、新洲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3個居民小組,9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筆架山街道下轄11個社區、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街道辦事處駐朝天口社區東嶽山路3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筆架山街道地處石首市北部,東與
東升鎮接壤,南靠馬鞍山和南嶽山,與
繡林街道毗鄰,西臨長江河灣,北枕長江與大垸鎮隔江相望。轄區總面積60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筆架山街道有耕地面積19476畝。
人口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轄區總人口8.1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89萬人,城鎮化率72.6%。總人口中,男性41500人,占51%;女性39600人,占49%;有回族523人,占0.6%。
經濟
綜述
2011年,筆架山街道財政總收入2685萬元,其中國稅2180萬元,地稅6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88元。
農業
2011年,筆架山街道農業總產值16391萬元,主要農產品有水稻、棉花、油菜、大棚蔬菜等。境內有無公害產品和無公害蔬菜基地14個,蔬菜大棚125個,蔬菜基地4005畝。境內糧食播種面積13395畝,總產量7736噸;棉花396公頃,單產皮棉1765千克;油料播種面積863公頃,總產量1890噸;生豬出欄17196頭;水產品產量達1116噸,其他經濟作物面積450畝,總產量15765噸。
工業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工業總產值12.1億元,工業企業250家,其中規模企業13家,個體工商戶1365戶,從業人員4568人。
商業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有商業網點3058個,職工2139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貿市場18個,年成交額12.5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有金融網點22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9億元,各項貸款額8.5億元,郵政儲蓄餘額1.3億元。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2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8戶;各類圖書室32個,藏書1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20人。
1958年,筆架山街道開通有線廣播站。1981年,開通城區有線電視。1984年,開通無線電視。2004年,有線電視村村通,覆蓋率100%。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有線電視用戶2.2萬戶,入戶率100%。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有體育場地11處,看台設座椅5000張。45%的村、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6%。當地體育健兒胡蓉獲羅馬尼亞世界盃柔道邀請賽冠軍。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有幼稚園23所,在園幼兒1398人,專任教師148人;國小5所,在校生3508人;國中2所,在校生3512人,專任教師340人;高中2所,在校生6520人,專任教師53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國中升學率達99.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筆架山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80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內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3.7%,比上年增長0.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筆架山街道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7個,其中門診部(所)16個;床位469張;固定資產總值9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38名,其中執業醫師370人,執業助理醫師24人,註冊護士14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9個村的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筆架山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101戶,人數6495人,共支出1254.8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1%;醫療救助18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62人次,共支出915.9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1戶,人數919人,支出82.4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長1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4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社會福利費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2家,床位2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