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背景
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秉承參與、共享、合作、創新的宗旨,積極組織學術交流活動,為氣象工作者提供一個能夠充分進行學術信息的交流的平台,以期達到促進大氣科學的發展、交叉與融合,促進信息交流與溝通,促進氣象科技合作、促進人才成長的目的,第31屆年會以為創新氣象科技、面向"未來地球"為主題,圍繞著
氣象雷達探測技術研究與套用;災害天氣監測、分析與預報;短期氣候預測理論、方法與技術;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乾旱
災害風險評估與防控;大氣成分與天氣、氣候變化;中高層大氣及其對流層的耦合;第16屆全國雲降水與人工影響天氣科學會議-大氣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氣象防災減災;第十二屆防雷減災論壇-雷電物理防雷新技術;第四屆氣象服務發展論壇-提高水文氣象防災減災水平,推動氣象服務社會化發展;第三屆城市氣象論壇-城市與環境氣象;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通信與信息技術套用實踐與新技術探索;空間天氣觀測數據融合套用與模式研究;副熱帶氣象與生態環境影響等內容,共設立15個分會場。
會議組委會
主席
副主席
李福林 談哲敏 張人禾 王會軍 費建芳胡永雲 李廉水
成員
(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會軍 王迎春 王勁松 王躍思 毛恆青 卞建春醜紀范 田文壽 呂世華 萬齊林 湯 緒 孫 健李 柏 宋連春 張 強 張小曳 張義軍 張書余張慶紅 陳 文 林龍福 羅 勇 趙立成 趙春生趙柏林 胡 非 胡永雲 馮雪竹 高玉春 郭學良談哲敏 黃建平 崔曉鵬 梁家志 雷小途 端義宏翟盤茂
會議時間與地點
時間:2014年11月3-5日,報到日為11月2日;
會議主題與分會場設定
年會主題
創新氣象科技、面向“未來地球”
分會場設定
主 席:李 柏 高玉春
S2 災害天氣監測、分析與預報
主 席:端義宏 萬齊林 張慶紅 崔曉鵬
S3 短期氣候預測理論、方法與技術
主 席:王會軍 宋連春 楊修群 溫之平
S4 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
主 席:羅 勇
主辦單位:乾旱氣象學委員會 甘肅省乾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乾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主 席:張 強 呂世華 黃建平
S6 大氣成分與天氣、氣候變化
主 席:張小曳
S7 中高層大氣及其與對流層的耦合
主 席:胡永雲 陳 文 卞建春 田文壽
S8 第16屆全國雲降水與人工影響天氣科學會議—大氣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氣象防災減災
主 席:郭學良
S9 第十二屆防雷減災論壇—雷電物理防雷新技術
主辦單位:雷電委員會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主 席:張義軍
S10 第四屆氣象服務發展論壇—提高水文氣象防災減災水平,推動氣象服務社會化發展
主 席:孫 健 毛恆青 梁家志
S11 第三屆城市氣象論壇—城市與環境氣象
主辦單位:城市氣象學委員會 大氣環境學委員會 醫學氣象學委員會
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北京城市氣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氣象局幹部培訓學院河北分院 蘭州大學
主 席:王迎春 胡 非 王躍思 張書余
主辦單位:大氣物理學委員會 北京大學—中國氣象局大氣水循環和人工影響聯合研究中心
主 席:趙春生
S13 氣象通信與信息技術套用實踐與新技術探索
主 席:趙立成
S14 空間天氣觀測數據融合套用與模式研究
主 席:王勁松
S15 副熱帶氣象及生態環境影響
主 席:雷小途
S16 專題交流活動:葉篤正先生學術思想專題報告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氣象學會秘書處
主 席:黃榮輝 符淙斌
日程安排
註:湖(湖北大廈);局(中國氣象局)
論文收錄
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不再編印會議論文集,所有錄用文章的全文收錄進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