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於1973年在英國舉行,主辦方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外文名:BAFTA Awards for 1973
- 屆數:第26屆
- 地點:英國
獎項介紹,獲獎名單,
獎項介紹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併,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Britis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簡稱:BAFTA)。BAFTA的總部設在倫敦皮卡地里,但是在英格蘭北部應愚宙永、蘇格蘭、威爾斯、紐約和洛杉磯都有分部。BAFTA頒發的獎項分為電影、電視、兒童獎、互動娛樂以及遊戲獎幾個分支,電影和電視獎的頒獎禮也是在每年不同時間分開舉行。BAFTA的獎盃是一個面具,由美國雕塑家Mitzi Cunliffe設計。
BAFTA電影獎自1948年頒發首屆,原先表彰對象主要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頁踏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朵多肯微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今BAFTA的獎項設定已與奧斯卡獎非常類似,並且頒獎時間從每年4月提前到了奧斯卡之前的2月,被認為是奧斯卡結果最重要的風向標。甚至2009年之後五屆BAFTA最佳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拆彈部隊》、《國王的演講》、《藝術家》以及《逃離德黑蘭》與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重合度高達百分之百。而為了鼓勵英國本土束達辨電影事業,學院獎特別設定了“最佳英國電影”、“英國本土傑采嘗地出處女作”、“傑出英國電影貢獻”等獎項。
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名單 |
---|---|
最佳影片 | 《歌廳》 |
最佳男主角 | 吉恩·哈克曼《法國販毒網》、《海神號遇險記》 |
最佳女演員 | 麗莎·明尼里《歌廳》 |
最佳男配角 | 本·詹森《最後一場電影》 |
最佳女配角 | 克勞斯·利特曼《最後一場電影》 |
最佳導演 | 鮑勃·福斯《歌廳》 |
最佳劇本 | Paddy Chayefsky《醫院》拉里·麥克穆特瑞、彼得·博格丹諾維奇《最後一場電影》 |
最佳攝影 | 傑弗里·安斯沃思《歌廳》、《愛麗斯夢遊仙境》 |
最佳藝術指導 | Rolf Zehetbauer《歌廳》 |
最佳服裝設計 | Anthony Mendleson《愛麗斯夢遊仙境》《麥克白》《邱吉爾的青年時代》 |
最佳原聲 | 《歌廳》 |
最佳電影剪輯 | 《法國販毒網》 |
約翰·格里爾遜獎 | Memorial |
最膠愚頌有前途新人主演 | 喬爾·格雷《歌廳》 |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臘道閥影音樂 | 尼諾·羅塔《教父》 |
聯合國獎 | 《費尼茲花園 Il》 |
終身成就獎 | Wyndham Gol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