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第四次俄土戰爭
- 地點:黑海北岸
- 時間:1735-1739年
- 參戰方: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
- 結果:簽訂《貝爾格勒和約》和《尼什和約》
- 主要指揮官: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馮·馬尼克
背景,過程,
背景
俄國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取勝後,俄土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1735年,俄羅斯、奧地利聯合入侵奧斯曼帝國。旨在結束奧斯曼帝國(1299~1922)和克里木汗國對俄國的侵略,合併十三世紀初期被蒙古人侵占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取得黑海出海口。這是俄羅斯帝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俄土戰爭的起因是:圍繞東方問題的國際矛盾尖銳化;土耳其企圖對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進行報復,俄國依靠受奴役、信奉東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開展的反對興起於亞洲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奧斯曼帝國(1299~1922)民族獨立運動的支持,力圖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鞏固自己的勢力。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藉口。
過程
在1736年,俄國的指揮官們期望能奪取亞速和克里米亞半島。5月20日,由陸軍元帥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馮·馬尼克率領的第聶伯河軍團六萬兩千人迅速攻占了彼列科普,1736年5月31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占彼列科普,然後又占領克里木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並將其焚毀。但由於瘟疫流行,糧食和飲用水不足,俄軍被迫撤回烏克蘭。俄軍頓河集團軍,在頓河區艦隊的支援下,於6月30日攻占亞速。。並在6月17日占領克里米亞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但是,由於缺乏補給以及流行病的爆發,使得馬尼克不得不率軍撤回烏克蘭。6月19日,由彼得·拉西指揮的俄國頓河軍團(兩萬八千人)在海軍中將彼得·布烈達(Peter Bredahl)指揮的同區艦隊支援下俄軍攻占了亞速要塞。1737年7月,馬尼克的軍隊占領奧恰科夫,頓河集團軍在同區艦隊的協助下強渡錫瓦什湖,在薩爾吉爾河交戰中擊潰了克里木汗國的軍隊。7月13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克奧什科夫。另一方面,奧斯曼卻在對奧地利的戰役中連連得勝,為了接應瓦拉幾亞和波士尼亞的奧軍,俄軍在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展開進攻,使戰爭發生了轉折。8月,第聶伯河集團軍在斯塔武什內戰役中擊潰土軍。拉西將軍的軍團(將近四萬人)在同月進入克里米亞半島,多次擊敗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並進占別卡拉薩巴沙(Karasubazar)。儘管如此,拉西和他的軍團依然如上次戰局一樣因缺乏補給而不得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