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劇進入台灣60周年之際,9月24日,由河南省文化廳主辦,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河洛文化暨豫劇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30多位豫劇界專家、學者、演員會聚一堂,就豫劇在台灣60年的生根發展和壯大進行了深入研討。
在豫劇進入台灣60周年之際,9月24日,由河南省文化廳主辦,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河洛文化暨豫劇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30多位豫劇界專家、學者、演員會聚一堂,就豫劇在台灣60年的生根發展和壯大進行了深入研討。
河南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副廳長康潔,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省內藝術家和台灣豫劇團主創人員,台灣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陳兆虎,台灣豫劇團團長彭宏志,台灣豫劇團藝術總監韋國泰,台灣世新大學知名教授,台灣戲劇學術的火車頭曾永義,台灣豫劇團著名的豫劇皇后王海玲等台灣豫劇團的主創人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首先致辭。她說:“今年是豫劇在台灣60年的慶典,60年真是不容易,我非常感慨,也很很自豪。在台灣各門藝術綻放的時候,我們豫劇獨具特色,而且能夠讓那么多台灣的民眾接受和喜愛,我覺得豫劇太了不得了。”
台灣豫劇團團長彭宏志說:“台灣豫劇團的發展有它的淵源,從1998年我們第一次建兩岸交流,此後一直走過來。通過這一機制,讓台灣豫劇團這邊也接觸到原鄉的一些擁有的資源。”
台灣豫劇《花嫁巫娘》編劇施如芳講述了她的創作歷程和體會。她說:“三年前,為王海玲老師寫《花嫁巫娘》,也沒有想到有這么一個時刻,真的覺得很神秘。在我看來,王海玲老師就是一個族群,或是一個劇種命脈的人物,所以我想讓她去演一個女巫的角色,因為女巫也是一個表演的人物。她就是借著一個儀式給一個族群祈福,就是為了守護這個臣民,她必須做一定的犧牲和奉獻。到後面也是很感謝導演周老師,音樂上面也是給了很大的支援。”
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紅艷說:“從十屆以來,海峽兩岸豫劇發展研討會理論研討方面進行了一些深入的介紹和深入的思考和展望。我認為台灣豫劇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由於不同的政治環境、文化環境、觀眾環境種種,所以對它的歷史研究,就是從某一個角度對台灣歷史文化的研究。我覺得在對豫劇市場這個培養上,我們確實還應該向台灣學習,任重道遠。兩岸豫劇的未來走向,應當向國際化、現代化、多元化、本土化發展。”
台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說:“我個人覺得我是為豫劇而生。我們劇團是1953年成立,我是1952年出生,好像就知道豫劇團成立了,我要趕快來到這個世界,好為豫劇效力。其實我們小的時候,也是從龍套開始演起,那我們也複製這樣一個教育的方式,從小就讓她們上台演出。這是在傳承方面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沒有學生,沒有演員來表演的話,這個劇種就沒辦法在台灣生存。”
著名的音樂家、唱腔設計、常年跟台灣豫劇團合作的耿玉卿講述了與台灣豫劇團的十年情緣。“10多年來,我為台灣豫劇團寫過10多部大戲,親自去台灣還排了7部大戲。幾乎成了他們團里指名作曲”。耿老師很風趣地說:“年逾七旬,到最後他們為了獎勵我,給我一個陽光男孩的綽號,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金氏世界紀錄。想想王海玲等為代表的台灣豫劇家,把豫劇作為終身使命,想想河南豫劇在台灣經風雨、見世面的陣地,著名的劇作家曾跑到我身邊給過我一個實實在在的擁抱,這一抱,抱出了兩岸人民的融合,他對大陸的讚美,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其實我當時就想,原來我們可以這么貼近,這么有共同語言。當時台灣劇團找了一個學生跟我學作曲,他們的學生讓我高興,讓我有希望,相信這種教育,能夠穿越海峽,讓我們海峽兩岸的豫劇取得輝煌的成果。”
台灣中正大學中文文學系客座教授王瓊玲講述了為戲劇而感動,因戲劇而感動的故事。她說:“這是我第二次來河南,一進到河南我感覺就真的是豫劇團回娘家了。台灣豫劇的發展真的不容易,為什麼,因為要先學河南話,次學河南腔,再唱河南梆。所以這么艱辛的路程,感謝大家一路相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