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下

第下

“第下”,猶“殿下”、“閣下”,是兩晉、南朝時期對公侯的敬稱。南朝以後不再用,故逐漸從史籍中消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下
  • 外文名:Dixia
  • 性 質:稱謂詞
  • 近義詞:殿下、閣下
詞源,釋義,“邸下”,使用,

詞源

據唐杜佑《通典》記載,“梁因前代,定製:諸王言曰令,境內稱之曰殿下;公侯言曰教,境內稱之曰第下。皆自稱曰寡人。相已下表疏如臣而不稱臣,文書下群官皆曰告。”
隋書·百官志上》記蕭梁官制,“諸王言曰令,境內稱之曰殿下。公侯封郡縣者,言曰教,境內稱之曰第下。自稱皆曰寡人。”
即南朝梁延續前朝的制度,公、侯爵的命令叫作“教”,封國內的人民尊稱公侯為“第下”,次於諸王的尊稱“殿下”,公侯自稱“寡人”。

釋義

“第下”與“殿下”形式相近,意思相同,即臣下不敢直接與主公交談,只敢請房子(即“第”)下站著的侍從代為傳達。以此表達臣下在君主面前的誠惶誠恐之情。

“邸下”

“第下”這一稱謂語在中國南朝以後就不再使用,消失在史籍之中。但在明代的朝鮮半島上,出現了一個與之極其相似的詞。朝鮮因為國王稱殿下,世子不便再稱“殿下”,於是創造了“邸下”一詞指稱世子。
“第”dì,在此處意為第宅。而“邸”dǐ,指官員宅邸,故文獻常見“邸第”連用。所以六朝的“第下”、朝鮮的“邸下”雖然字形字音略異,但意思完全相同。

使用

裴之橫《答貞陽侯書》:
   之橫白足下:定國等至,枉雅誨具,高氏致送之旨,即彼行人,遠到京城,大慰,應有成命。但江山阻,末奉朝廷報辭,第下國之麟趾,先朝所寄,籍彼鄰好,義深主祀。自宜腳踏車入境,端委還朝,而朱旆啟行,戎旌望國。江東士子,未達高懷。仆早預簪裾,夙叨眷與,弦矢既睽,江淮成阻,青黎裁封。雖繼西鳥之辭,白雪在天,豈無北風之嘆?但變故紛紛,忠貞宜顯,寒松負雪,誠愧節者之徒。勁草疾風,寧忘烈士之概;齊師若反旆淮路,退舍肥水。彼之敬送,止縉紳之徒;此之奉迎,則軒蓋而已。伏聽朝旨,遲申展敬。之橫白。
張法順謂之曰:“桓玄承籍門資,素有豪氣,既並殷、楊,專有荊楚。然桓氏世在西籓,人或為用,而第下之所控引,止三吳耳。孫恩為亂,東土塗地,編戶饑饉,公私不贍,玄必乘此縱其奸凶,竊用憂之。”元顯曰:“為之奈何?”法順曰:“玄始據荊州,人情未輯,方就綏撫,未遑他計。及其如此,發兵誅之,使劉牢之為前鋒,而第下以大軍繼進,桓玄之首必懸於麾下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