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卷)

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卷)

《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卷)》是201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卷) 
  •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5月
  • 頁數:2304 頁
  • 定價:58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774311 
  • 叢書名: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文集
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為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紀念研究所為紀念建所60周年而召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結集。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者們和海內外學術界的朋友們齊聚一堂,以“近代中國與世界”為主題,共同討論近代中國發展歷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以及近代中國在爭取國家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這部論文集的出版,也是對走過60年曆程的近代史研究所的最好紀念。

目錄信息

第一卷 政治·外交(上)
中國在世界化進程中現代化取向及其路徑的擇定【姜義華】/3
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北京經驗”【歐陽哲生】/13
失敗的使團與失敗的外交——嘉慶十年中俄交涉述論【陳開科】/54
開先·勤勉·沉練——論中美關係的拓荒者【陳蘭彬 王 傑】/84
改易天朝體制的初試——義律融調中西的模式及其趨向【李育民】/100
赫德與北洋海軍:購買軍艦【張振鵾】/139
鄚玖、鄚天賜與河仙政權(港口國)【李慶新】/162
朝鮮末期以來在韓華僑社會角色的變遷【吳在環】/201
“朴定陽事件”與中朝之間的外交紛爭【張禮恆】/224
台灣學者對晚清外交思想的研究【張玉法】/254
戊戌時期的學術與政治——以康有為“兩考”引發的不同反響為中心【賈小葉】/264
戊戌年張蔭桓密薦康有為史實考證【馬忠文】/287
張之洞與楊銳的關係——兼談孔祥吉發現的“百日維新密札”作者【茅海建】/303
沉默也是一種言說——論梁啓超筆下的嚴復【郭雙林】/351
義和團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認同
——“後義和團”的文本類型比較研究【王先明 李尹蒂】/372
韓國報刊媒體對清末新政的觀察與反應
—— 以《皇城新聞》與《大韓每日申報》為例【李細珠】/397
百年銳於千載——辛亥百年反思【章開沅】/424
辛亥革命及其與舊中國的社會餘孽的鬥爭【А.Л.維爾琴科】/429
科學地評價孫中山與革命民主派【張 磊 張 苹】/434
孫中山的美國民間友好【李雲漢】/444
孫文越飛會談的幕後台前【李玉貞】/466
論伍廷芳——一生求索暮年輝煌【丁賢俊】/486
從《紐約時報》看伍廷芳病逝前夕與孫中山的關係真相【郭世佑】/503
近代中國軍閥界定之比較研究【徐 勇】/515
亡國、亡省、亡人:1915~1925年中國民族主義運動之演進平【王奇生】/538
一戰時期德奧在華戰俘問題——以影像史料為主的研究【李學通 古為明】/553
第二卷 政治·外交(下)
北伐後蔣馮關係之探討(1928~1930)【陳進金】/581
國共第三次“圍剿”與反“圍剿”探微【黃道炫】/603
汪精衛與西安事變——以其對日態度為中心【裴京漢】/621
蔣介石與中日三原則談判【臧運祜】/639
爭取西方的援助評孔祥熙1937年的歐美之行【鄭會欣】/659
中國抗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進程【胡德坤】/680
1938年國民黨對日和戰態度述評——以蔣介石日記為中心的考察【吳景平】/693
有關毛澤東對國民政府抗戰態度評價的研討【曾景忠】/716
蘇日中立條約》與國民政府的內外肆應【左雙文】/743
1942年蔣介石訪問印度之分析【段瑞聰】/756
二戰時期中國各界對戰後國際組織之看法【李朝津】/778
關於西南聯合大學戰時從軍運動的考察【聞黎明】/790
試論抗戰後期的新疆內向【王建朗】/814
雅爾達體系與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張星星】/835
略論中國對外關係60年之經線(1949~2009)【牛 軍】/845
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歷程【沈志華】/865
外蒙古獨立與史達林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欒景河】/892
1946年安平事件真相與中共對美交涉【楊奎松】/907
蔣介石提議胡適參選總統前後——蔣介石日記解讀【楊天石】/935
答客問:蔣介石為什麼罵黃炎培【朱宗震】/954
成敗之間——蔣氏父子與1948年金圓券幣制改革【汪朝光】/966
國共內戰晚期之雲南政局再思考【林孝庭】/999
三青團“組建新黨”活動之由來及其演變【賈 維】/1020
近代世局中的台灣與中國大陸平【陳立文】/1045
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王 鍵】/1057
縣市長直選與二二八事件【褚靜濤】/1072
從南京到台北——1949年“國府”遷台經過【劉維開】/1106
控訴美國侵台背景下的台灣地位問題再探
——以國民黨當局的應對為中心【侯中軍】/1129
另起爐灶:國民黨退台初期向下紮根的嘗試【馮 琳】/1146
差異何其大——台灣時代蔣介石與胡適對彼此間交往的記錄【陳紅民 段智峰】/1162
蔣介石與1971年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王正華】/1184
第三卷 文化·思想
晚清西學東漸過程中的價值取向【熊月之】/1219
晚清西學“彙編”與本土回應【章 清】/1237
清末邏輯學譯本與中國現代邏輯學科的創建【左玉河】/1252
近代中國“黃色”詞義畸變考析【黃興濤 陳 鵬】/1277
歷居陽而治陰——略論二十四氣入歷及其在清代以來的變遷【姜 濤】/1300
譯介再生中的本土文化和異域宗教
——以天主、上帝的漢語譯名為視角【趙曉陽】/1318
可畏又可欺的中國——甲午戰爭前來華日本人看中國社會【李長莉】/1336
近代國際視野下基於中華一體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俞祖華】/1374
現代中國兩次民族國家構建中單一制選擇之比較
——兼論現代中國國家基本制度建設【王續添】/1387
20世紀中國的自由主義:議題與反思【黃克武】/1429
重構五四記憶:從林紓方面進行探討【馬 勇】/1450
文與言的分與合——重估五四時期的白話文平【桑 兵】/1477
新文化運動時期裸體模特之爭與文化衝突【梁景和 李 信】/1498
“沒有了中國”:20世紀3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反思【張太原】/1516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民族主義的新變化【鄭大華】/1548
德租時期青島的教育事業【森紀子】/1579
新論民初旅歐教育運動【陳三井】/1591
朱家驊與民國初年留德學人群體的形成【麥勁生】/1614
近代中國與世界:一個知識分子的跨域研究【黃賢強】/1632
院士制度傳入中國的歷史評說【李喜所 李來容】/1645
西周留學荷蘭與其對歐洲文明的認識及對近代東亞文明圈形成的貢獻【狹間直樹】/1672
三重推力的融合:中國近代城市文化的演進與特徵【張利民】/1685
公共生活與國家控制
——民國時期地方文化與國家文化在公共生活中的對抗【王 笛】/1693
早期世界博覽會與清末民初商人外交的興起【虞和平】/1714
法國文化空間與上海現代性——以法國公園為例【蘇智良 江文君】/1734
誰該教養孩子?女性、託兒所、新生活運動【深町英夫】/1753
民國時期的平民文化:一本家譜的故事【薛 龍】/1779
第四卷 經濟·社會·學術
近世中國廣義貨幣芻議【陳爭平】/1795
近代華北糧食作物流通研究【從翰香 史建雲】/1820
清末國人的鐵路認識及論爭述評【江 沛】/1840
中國東北地區廢厘·新設營業稅政策與日本奉天商工會議所
——九一八事變前夜日中經濟關係的一個側面【西村成雄】/1856
論20世紀20年代中國棉紡織業的重組與高陽織布業【森時彥】/1873
商民運動期間國民黨對待商會政策的發展變化【朱 英】/1899
戰時江南水泥廠的命運與汪偽政權的角色
——以日方強拆機器為中心的考察【張連紅 張朔人】/1947
日本在山東占領區的經濟統制及其影響【劉大可】/1960
論抗戰時期日本對大同煤礦“開發”掠奪計畫的實施及對勞工使用殘害人數【居之芬】/1974
二十世紀中國經濟的國際環境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棉紡業的發展為例【久保亨】/1988
從“訟師”到“律師”
——認識律師制度在近代中國建立的另外一種路徑【邱志紅】/2011
陝甘寧邊區的情理斷案【胡永恆】/2031
失節事小餓死事大——台灣移民社會的婦女守節問題【謝國興】/2049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價值觀差異【王曉秋】/2084
中日歷史問題的對話空間【步 平】/2089
對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十五年的反思【劉 萍】/2115
如何繼承戰爭責任:從中國歸還者聯絡會到“繼承撫順奇蹟會”平【姬田光義】/2126
“文革”前十七年中國史學的片斷反思【羅志田】/213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歷史科學(民國史)的發展【Н.Л.瑪瑪耶娃】/2151
試論劉大年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張海鵬 趙慶雲】/2159
韓國的中國認識與中國研究【白永瑞】/21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