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建制名,長官為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公署在今共和縣曲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一行政督察區
- 隸屬:國民政府青海省
- 狀態:已撤銷
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建制名,長官為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公署在今共和縣曲溝。
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建制名,長官為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公署在今共和縣曲溝。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建制名。初稱第五行政督察區。1938年,青海省政府決定設定。長官為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公署在今共和縣曲溝。轄共和、都蘭2縣。設立...
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鄞縣,轄鄞縣、餘姚、奉化、慈谿、象山、鎮海、上虞、定海8縣。 第二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金華縣,轄金華、蘭溪、浦江、武義、東陽、義烏、新昌、嵊縣、諸暨9縣。 歷任汪偽浙江省首長有5人、7任:浙江省省長(...
1938年5~10月間, 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將全省劃為17個行政督察區,至1942年,17個督察區先後成立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濟寧為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機構設定不變,轄7個縣政府,即濟寧、嘉祥、巨野、鄆城、壽張、東平、汶上縣政府。抗日...
行政督察區作為第二級行政區,為虛級,屬於準行政區,由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理,其行政長官為行政督察專員。行政督察區制度是在《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條例》頒布後在全國全面推行的一種省以下行政分區制度。各省均被劃分為行政督察區,並以...
湖南省行政督察區是指1937年湖南省內劃分的地級行政區,(1936年西安事變,1937年進入全面的抗日衛國戰爭,湖南成為大後方提供重要物資來源),當時湖南省劃分為:直轄的長沙市和第一到第九行政督察區。簡要介紹 國民政府時期,在省以下縣...
1949年,四川省有中央直轄市1,省轄市2,行政督察區16,縣141,局1;西康省有行政督察區5,縣35,設治局4(不含金沙江以西的13縣)。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四川省政府駐督院街),省轄市自貢市。區域劃分 第一行政督察區 領縣12...
此時,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成立有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並劃分為十七個行政督察區,於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至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間,各區先後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第一行政督察區,轄鄒縣、滕縣、寧陽縣、滋陽縣、魚台縣等5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黨政權統一川政,設四川省政府,將四川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新都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川省劃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4個行政公署,...
1950年,第一行政督察區改稱建甌專區。同年9月,屬建陽專區為專署駐地。1956年,撤銷水吉縣,將漳墩、回龍、水吉、小湖劃入;同年,撤銷建陽專區,劃屬南平專區。1971年,屬建陽地區,地區行署駐地。1988年,建陽地區機關遷駐南平,屬...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又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福鼎均為所屬之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初時,隸浙江省溫州地區。1949年10月7日,劃歸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管轄。1950年,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稱福安...
同年7月,國民政府實行督察專員制,福建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將樂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所今邵武市)。民國24年10月,福建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將樂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今南平市)。1950年1月31日,將樂解放,屬福建省第二...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常山縣隸浙江省金衢嚴道;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屬金華道;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常山縣屬浙江省;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省縣間設行政督察區,常山屬浙江省第五行政...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省劃分行政督察區,故永州府各縣屬第九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零陵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湖南省調整行政督察區,原第九行政督察區所屬各縣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10~11月,永州地區各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歸青海省直轄,置果洛行政督察區、青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撤銷既設機構,果洛藏族諸部仍由部落頭人管理。1950年,設果洛區,為青海省直屬區。1952年6月,西北軍政委員會組建果洛工作團...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省(閩上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境內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