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盞燈

第一盞燈

《第一盞燈》是詩人卞之琳創作的一首新詩,寫於1937年,收錄在明日社1942年版《十年詩草》之中。詩僅四行,內蘊卻極深厚,表現的是對人類一切發現、發明和創造的讚美。

基本介紹

詩歌原文,詩歌鑑賞,作者簡介,

詩歌原文

第一盞燈
鳥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獸畏火。人養火乃有文明。
與太陽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讚美人間第一盞燈。

詩歌鑑賞

第一句是一個比喻,所喻者為第二句的說明,意思是:正如鳥類用小石子在嗉囊中磨碎食品,而得到消化、增加營養一樣,人類也經歷了不少困難,才學會使用火,文明才得以產生;而獸類卻永遠害怕火,所以便永遠只能是獸。第三句是一種抑制的寫法,說明後人都得益於“火”的使用和文明的產生,擺脫了獸類的不安定的生活,能夠“與太陽同起同睡”,享受幸福了。第四句詩意扣到本題上:“可是我讚美人間第一盞燈”。從表面上看,“人間第一盞燈”象徵著人類對火的使用的開始,但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象徵,所以又不止於表面上的意義,包括人類一切的發現、發明與創造,都推動了人類的進化,都是光輝的,值得讚美的,因而“第一盞燈”又是人類文明的象徵。
這首詩表現的是作者多年所悟的一種“心得”,也可以說是“智慧的結晶”。表現方法上是含蓄細緻的,意境又相當開闊遼遠。這首詩在形式上也繼承和借鑑了中國舊體詩的傳統,而又進行了創新。它頗類似舊時近體詩中的七絕(當然也像波斯的“魯拜”),這是指押韻的方法和行數而言。詩共四行,第一、二、四行押韻。但從語言結構上看,第二行內卻包含了兩個句子,這種行中斷句的形式,在舊詩中卻是沒有的。所以它是化古而非泥古,能夠給人以嶄新的感覺。同時,這首詩在押韻的方法上也很講究。三個韻腳“品”、“明”、“燈”,聲調逐步升高,從聽覺效果上配合了詩中表現人類從蒙昧到文明,一步步上升的境界。

作者簡介

卞之琳,1910年生,江蘇海門人。1929年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學習,並從事詩歌創作。1933年後在保定、濟南等地中學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成都四川大學外文系任教,期間曾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臨時任教。1940年後任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教授。1947年赴英國專事創作。1949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建國後任中國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今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早期詩作被選入《新月詩選》,語言晦澀,情緒憂傷,表現了對藝術的形式美的執著追求,但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與失望。延安歸來後,詩風有所轉變。《慰勞信集》歌頌了八路軍的英勇抗戰,詩句接近口語,情緒健康明朗。
老年卞之琳老年卞之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