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關峽,當代中國著名作曲家,1957年6月出生,河南
開封人,滿族。少年時曾學習
小提琴和二胡。198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在校時以《
大提琴狂想曲》獲美國齊爾品作曲比賽二等獎,《第一弦樂四重奏》獲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比賽二等獎。
關峽的音樂創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他譜寫了《圍城》(1990)、《我愛我家》(1993)、《激情燃燒的歲月》(2001)、《
士兵突擊》(2007)等高品質、成熟的電視音樂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
寫作背景
關峽在敘述創作過程時寫到:“我決定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創作這類題材的音樂作品是因為劇中的人物常常使我激動不已。在作曲的過程中我仿佛和他們共同經歷著漫漫人生中所遭遇的種種坎坷,伴隨他們固守著那份純真的情感走向了崇高,開啟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讓我找回了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然而卻是十分珍貴的東西……。”
作品介紹
第一交響序曲充分運用人性化的音樂表達方式,注重表現人的心靈及情感訴求,作曲家調動管弦樂手段營造出厚重的情感氛圍,力求在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上達到高度統一,滿足當代聽眾聽覺和心理上的審美需求。樂曲滿懷激青地頌揚了改寫中國歷史進程的、無怨無悔奉獻人生的老一輩特殊群體,並結合當代民眾心態升華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 2002年
關峽將序曲音樂用到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配樂中。他說:“這是由於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和歌劇《悲愴的黎明》這兩部作品在挖掘那一代人心靈層面的崇高美,表現普通人身上所蘊含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情懷及其深層表達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樂隊編制
(標準管弦樂隊)
木管組
銅管組
打擊樂組
弦樂組
作品賞析
《第一交響序曲》由帶有引子的復三部曲式構成:
引子
弦樂隊波浪起伏的音型做背景,四支
圓號同度的號角聲從低到高、由弱至強,隨後
小號、
長號和
大號以相隔一拍的卡農式進入(頻繁轉調),激越的號角聲和
定音鼓的強悍加入使樂隊的音響強度不斷增長,描繪出一幅中國革命歷程中先輩們前赴後繼、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主題
序奏後,弦樂從
高音區級進下行、伴隨著四度、交度音程跳躍構成的寬廣旋律富有歌唱性,生動地謳歌出中華民族歷經漫漫歲月永葆昂揚向上精神的主部主題(D大調)。發展部由
鋼琴為領奏樂器,旋律抒情委婉,樂隊織體簡約平緩,以敘述經歷過艱難人生的無怨無悔之情。再現部由宏大的
交響樂隊鳴響出恢弘的、激青澎湃並具有史詩般的音樂。寬廣的旋律傾訴著對艱難人生的詠嘆,三支嘹亮的
小號吹奏著挺拔向上的對位旋律在訴說著生命中的不屈精神。
中部
在鼓聲狂躁的敲擊之上,銅管、
定音鼓奏出方才第一主題的變奏(d小調),所有的聲部都在緊張的行進。鬥爭與希望對比交織著,然而鼓舞的力量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到暫時的平靜後,異常柔美的
小提琴獨奏開啟了一種可能(F大調),一個個樂器聲部逐次加入,仿佛鑲嵌在廣袤天空的星辰,一個一個的閃爍,星光瀑布直落人間,最終綻放到一個令人震懾的光明。木管聲部與弦樂聲部次第與
小提琴交織,展現出一幅甜美、穩定的安寧景象,充滿著勃勃生機,蘊藏著無限的力量與希望,並令人回憶起曾經奮鬥的榮光。
反覆
最後,樂曲又回復到開始那段感人至深的著名主題(回到主調性)。氣勢恢弘的樂隊交響,在激青燃燒中將“崇高”永恆鐫刻在信念的碑文上。樂曲以銅管樂器的宏偉音響畫上一個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