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取向

符號取向

符號加工認知論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一種重要的研究取向。符號加工認知論強調知識對行為和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強調對認知過程的整體性研究,並把“心理活動像計算機”作為其隱喻基礎,採用計算機模擬的方法,對知覺、注意、記憶以及問題解決等認知問題進行了大量的模擬研究,在揭示人的認知本質和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符號取向
  • 外文名:symbol processing
符號處理階段理論,符號學習,第二代認知科學,

符號處理階段理論

符號處理理論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這一階段認知科學的研究主要基於“認知是對符號的計算機處理”的理論,又被稱為“計算機處理經典符號階段”,因為它和當時逐漸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科學緊密相關。符號處理理論實際上是“認知即計算”理論的延伸和拓展。既然認知是計算,所以它一定是個信息處理系統,並將描述認知的基本單元定義為“符號”;而不同的認知活動都可以模擬為一個電腦程式;因此,人類的認知就是電腦程式對符號的一系列處理,包括輸入符號、輸出符號、存儲符號、複製符號、建立符號結構及條件性轉移,從而實現智慧型。艾倫·紐維爾和赫伯特·西蒙是這個階段認知科學研究的傑出代表,他們將任何可被人類感覺器官感知、智慧型系統分辨、認知功能實現的有意義的認知模式,如圖像、聲音、文字、語言、意識等,都編碼為物理符號,而將人類的某個認知活動模擬為一個電腦程式。基於這種思想,他們合作開發了最早的模擬人類認知的啟發式程式"邏輯理論家(Logic Theorist)",並在著名的“達特茅斯會議”上發布,引起認知科學研究領域的極大轟動。他們進一步研究人類認知中求解難題的共同思維規律,開發出能夠求解11種難題的著名電腦程式 "通用問題求解器(Generalproblems Solver)",從而將符號處理階段的認知科學的研究發展到了一個頂峰。
符號加工取向的認知研究是指運用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研究認知活動、認知發展以及人工智慧的一種認知研究取向。1967年Neisser出版的《認知心理學》被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它標誌著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正式作為一個學派而立足於西方心理學界了”。

符號學習

符號:有機體對環境的認知
位置學習:學習在本質上是位置學習。動物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習得關於目的物的意義,也習得關於刺激情境的意義 “位置學習”實驗說明,學習者根據對情境的認知,在所有選擇點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符號-格式塔”模式,即“認知地圖”。
認知地圖:動物在環境中的“符號”和自身“推理性期待”之間所習得的,對環境有了“頓悟”之後所建立的綜合知識在動物頭腦中所形成的類似現場的地圖,即“知道”目標物所在,從而改變行為,以適應環境要求。
潛伏學習:學習也可以在沒有強化的條件下進行,只不過其結果不甚明顯,是“潛伏”著的;一旦受到強化,具備了操作的動機,這種結果才通過操作明顯地表現出來。雖然強化能夠促進符號學習,但非符號學習的必要條件。

第二代認知科學

在關於認知科學的新的研究進路中頗具影響的有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涉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和動力學認知理論(Dynamicist Theory of Cognition)。格羅布斯(G.G.Globus)(1992),羅伯特森(S.S.Robertson)(1993),西倫(E.Thelen)和斯密斯(L.B.Smith)(1994)的動力學研究標示著其中一種走向。馮·蓋爾德(T.van Gelder)和波特(R.Port)在《認知科學的新進路:認知的動力學說明》(1995、1998)中,明確提出將動力學範式(DynamicistParadigm)與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範式並列為認知科學的第三種競爭範式。所有這些新的研究中都包含著對傳統的計算隱喻的質疑,包含著對符號、表征(representation)、計算和規則核心地位的反思,都包含著對認知主體如何與環境互動作用,如何通過感知-思維-行為介入世界等給出新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各研究者不同的研究進路都藉助了某種包含基本哲學假定的隱喻,反映著不同哲學傳統的內在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