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簫春秋

中國的簫笛,有其高雅樸實的外表,有其優美獨特的音色,它代表了東方人的氣質。“笛清簫和”,笛清脆嘹亮,簫高雅柔和。

我國的簫笛,可謂歷史悠久。“簫”實為今之“排簫”,而“篴”(豎笛)實為今之簫,“橫吹”才為今日之“笛”。縱觀簫笛演進的歷史,一方面是前人的智慧結晶,也凝聚了近人改進之成果。

簫笛史,幾乎與中華文明史同步產生與發展,有其悠久性、廣泛性和民眾性。簫笛早已成為幾千年來人民民眾的親密夥伴。
河姆渡骨笛——七千年前的清晰圖像
當代笛子大師趙松庭先生在其專著《笛藝春秋》中寫道:“近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地方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就有四、五十根骨制的笛子。它們的形制大多數為手指一般粗細和長短,橫開兩個或三個音孔……另外,還有一根非常寶貴的骨笛,中指一般粗細和長短,十厘米左右長短,有一橫吹的吹孔,六個骨孔。有這些文物作依據,因此可以大膽地說:笛子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而且是所有管樂器的鼻祖。
無獨有偶——賈湖骨笛距今八千年
1987年5月,在河南省舞陽縣城北22公里處的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骨笛。其中一支用猛禽骨製成的骨笛,長約20多厘米,上有7個同規格音孔,在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它呈土黃色,光澤明亮,形制固定,製作規範,且具備音階結構,至今仍可吹奏出旋律。
斗轉星移,作為遊獵社會特徵之一的骨笛,逐步被農耕社會的竹笛所代替。
五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籥
夏文化在音樂上的反映是夏籥的出現。可以說,夏籥是中國竹類樂器的先聲。
明,朱載堉稱籥為“五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呂之本原。”《周禮·春宮》記述:“籥師掌教國子舞羽歙籥。”但到了後世的宮廷樂舞,籥作為一種導具,已退化為一種象徵性導具了。朱載堉在《律呂精義》中寫道:“大抵音有南北,器有楚夏,”“籥乃北音,《禮記》所謂夏籥是也,笛乃楚音,《左傳》所謂南籥是也,俗呼為楚。”可見,長笛源於南籥。那么,“楚”呢?
明代,“楚”的形制二孔,“與籥全同,惟吹處與籥異,上端比籥長出五分,以木塞之。其木後畔微削,使通氣於吹孔。”(《律呂精義》)“楚”是直吹竹管樂器,形似洞簫。楚的管口有木塞,滿口相吹髮音,可見古時楚的發音原理與現代豎笛相似;而區別在於楚的發音體在管口五公分之內,二孔,豎笛的發音體在笛身上段,六孔。因此,我們可以說,豎笛為楚之後繼,豎笛是揉和了楚與洞簫的特點,即吹口如楚,指孔如洞簫。
此外,還有“篴”(一種三孔直吹樂器)、“管”(即律,古代作為均鐘、定律之用),《說文解字》中說管如篪,六孔)。
上述介紹,可以看出簫、籥、篴、管皆為竹管豎吹樂器。其中簫為編管樂器,管一般為單管,必要時可編管;而籥與篴為單管。
除簫、籥、篴、管之外,戰國時還有一種橫吹的樂器——篪。《蔡氏月令》:“篪,竹也,六孔,有距、橫吹之。”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了兩件橫吹單管樂器,其音孔與吹孔均不在一條水平面上,約成90度直角。《劉熙釋名》稱:“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也。”《詩經》:“伯氏吹塤,仲氏吹篪。”故清俞樾謂:“余閱古今樂律諸書,知七音各自為五聲,如宮磬鳴而徵磬和。獨塤篪,則二器共為一音,塤為宮而篪為徵和,塤為商而篪為羽和。故曰:“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