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麻號子(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竹麻號子(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竹麻號子是對手工造紙“打竹麻”環節中所唱勞動號子的統稱。伴隨著夾江手工造紙的發展,大約在明代中期,衍生於手工造紙環節“打竹麻”的勞動歌謠“竹麻號子”在夾江流行開來。

2013 年,竹麻號子被列入樂山市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麻號子
  • 流行地區:樂山市夾江縣
  • 文化屬性:民間音樂
  • 非遺級別:樂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文化背景,打竹麻喊號子,

簡介

夾江竹麻號子是對手工造紙“打竹麻”環節中所唱勞動號子的統稱。
竹麻號子的唱腔和曲調包括高腔、平腔、連環扣、銀絲調和扯麻花等,富於節奏和變化,唱詞的內容豐富細膩。所反映的內容主要包括當地的民風民俗和民間文藝,當地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等。而且隨著時代的變化,內容也隨之更新,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2013 年,竹麻號子被列入樂山市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文化背景

夾江是著名的蜀紙之鄉,夾江竹紙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夾江地處川西南,是樂山市之屬縣。夾江竹紙早在清代就因被欽定為“文闈捲紙”和“貢紙”而美名遠揚。夾江生產的優質手工書畫紙也因其宜書宜畫的優良品質被張大千與安徽“玉版宣”媲美,讚譽為“國之二寶”。在夾江廣泛流傳的竹麻號子即是衍生於手工造紙環節中的勞動號子,其與夾江手工竹紙的盛衰息息相關。
據史料考證,夾江以“竹料手工造紙”始於唐、興於明、盛於清。公元1685 年(康熙二十四年)曾被康熙皇帝御點為“貢紙”,公元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被乾隆皇帝欽定為“文闈捲紙”。1000 多年來,夾江人世代“以紙為生、以紙為利”。大約在明代中期,伴隨著夾江手工造紙的發展,一種衍生於手工造紙環節中的勞動歌謠“竹麻號子”在當地流行開來。

打竹麻喊號子

夾江手工造紙要經過選竹麻、打竹麻、抄紙、曬紙等72道工序,其中打竹麻最關鍵也最艱苦,需6 至8個壯年男子站在高達3米多的篁鍋頂部,手持木製的杵桿上下錘打鍋內的竹料。篁鍋每次蒸煮近萬斤竹料,需一天時間才能打完。每當工人們在感到疲乏或勞累時,他們就會敞開喉嚨,唱起高亢激昂的勞動號子——竹麻號子。開始時,由一名工人領唱,然後眾多的工人一起合唱,以此達到鼓舞幹勁、統一節奏、抒發感情和消除疲勞的目的。隨著號子的節奏由慢到快,造紙工人們的動作也越來越剛勁有力,當竹麻快被打完時,工人們的情緒和竹麻號子的詠唱也達到高潮,給人以一鼓作氣和熱烈奔放的藝術美感。
“打竹麻”的勞動單調而繁重,竹麻號子的歌唱題材卻談天說地多種多樣,歌詞具有極大的即興成分,“恨杵”可隨意決定歌唱內容,然而好的歌詞卻會流傳開來,成為槽戶中的“流行歌曲”。愛情題材是竹麻號子歌唱的重要內容,這些歌曲或含蓄委婉或率真潑辣,《這山望見那山高》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國內重要的手工紙產區,夾江紙遠銷國內各地及海外,《雲南巷口》就反映了夾江紙當年的銷售情況;而夾江人風趣、詼諧、爽朗的性格則活靈活現地展現於《銀絲調》這一類唱頌勞動生活的歌曲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