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背籠

竹編背籠

民間生活用品,主要用於背送糧食、柴草等,同時也有地區將背籠用於背嬰兒。其主要材質是竹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編背籠
  • 外文名:Bamboo back cage
歷史起源,用途分類,

歷史起源

背籠在我國起源較早,從新石器時代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底部發現的不少編織印痕來看,大概要早於陶器的起源。
湘西竹編背籠作為生產用具,最早見於宋朝朱輔《溪蠻從笑》:“負物不以肩,用木板為中枷之狀,鉗其頂,以布帶或皮束之額上,名背籠。”這種背籠,雖與現今的竹編背簍有所不同,但它卻是湘西最早的一種背簍。

用途分類

背簍用料有桂竹、山竹、水竹、楠竹、棚竹。大小懸殊,形狀各異,品類較多:有曬背、柴背、咱背、筵背、趕場背、窩背等。
曬背,為高山之地土家人曬穀專用工具。1960年州博物館從龍山縣坡腳鄉徵集得一件民國時期的曬背,高1.1米,口徑0.67米,底徑0.3米。其形狀上大下小,能盛200多斤稻穀。1987年州博物館從桑植縣徵集得一件,高0.96米,口徑0.54米,底徑0.27米,背身高挑細小結實,用於背紅薯、撿桐茶,收包穀等。
咱背,有圓形和喇叭形兩種。60年代州博物館從龍山縣坡腳鄉徵集得一件,高0.83米,口徑0.71米,底徑0.25米。口大底小,呈喇叭花狀。背身編牛眼花格。編織工藝較簡練,但實用。土家人多用這種咱背簍收包穀、割牛草等。湘西土家人打柴,有的地區用毛插挑,有的用柴架背,但不少地區不分男女均用柴背背柴。
柴背小巧、紮實、貼身,各地大同小異。州博物館從桑植縣徵集得一件柴背,通高0.41米,口徑0.34米,底徑0.2米。用材為桂竹,粗細篾搭配交錯編織。工藝不甚講究,但粗而紮實,可負重100多公斤。
窩背,為湘西部分地區土家人用來背、搖嬰兒的用具。80年代州博物館從桑植縣徵集得一件。高49厘米,口徑61厘米,底徑32厘米。此窩背為桂竹細篾編織,編工精細,青篾多颳去表層,顯得色彩柔和而光潔。窩背外形似背簍,並安有背帶,與其它背簍區別在於中間安有涼窩。涼窩,即用布帶交叉纏於背內中部,形成網狀坐墊,並留有嬰兒伸腳活動之空間。夏天,嬰兒放入涼窩裡,有利於通風散熱。冬天,取掉涼窩,墊上稻草棉絮等物保暖。這種窩背的好處是冬暖夏涼,且能背著行走。
趕場背簍,又稱細篾背簍,多在趕場和走親訪友時背物品。此種背簍湘西土家族苗族均有,80年代州博物館徵集得幾件,其中一件高41厘米,口徑36厘米,底徑19厘米,口大底小。另一件高44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16厘米,精巧玲瓏,編工精細。趕場背簍用材多為桂竹,多用已颳去表層青皮的一篾編織,其色水黃,編工精細,配以花紋,堪稱竹編背簍的精緻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