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罩瓷燈籠瓶

竹編罩瓷燈籠瓶

燈籠瓶,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形似燈籠而得名,器呈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燈籠瓶是雍正時期景德鎮官窯創燒,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乾隆時期燈籠瓶的製作較多。竹編造燈籠瓶為景德鎮白瓷外採取竹條編織罩包住瓷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編罩瓷燈籠瓶
  • 年代:清代乾隆年
竹編罩瓷燈籠瓶,器呈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燈籠瓶是雍正時期景德鎮官窯創燒,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乾隆時期燈籠瓶的製作較多。竹編造燈籠瓶為景德鎮白瓷外採取竹條編織罩包住瓷體。
圖中燈籠瓶為竹編罩,通體為景德鎮白瓷,外表纏編竹條,編織緊密,工藝難度大。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髮絲厚,寬度也只有四五根髮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竹編罩瓷在製作過程中全憑雙手和一把刀進行手工編織,讓根根竹絲依胎成形,緊貼瓷面,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渾然一體。
瓷胎竹編產品只使用竹材表面一層,纖維十分緻密,同時進行了特殊的處理,能夠耐乾燥,不變形,不蟲蛀,耐水可清洗。
此品為典型的乾隆年間器型。燈籠瓶尤以成對傳世為佳,工藝性以及觀賞性兼備。竹編罩瓷傳世量極少,成對出現更是稀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