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洋芋\玉米,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3.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洋芋\玉米產業。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八角地、旱龍洞、長領乾、竹箐口四個自然村人畜飲水工程資金缺乏; 2、六個村小組、四個自然村鄉村道路路面建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發展種植產業; 2、發展畜牧業養殖; 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
基層組織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有組織的統一整體,它是由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其中,黨的中央組織是黨的首腦和核心,黨的地方組織是連線中央和基層的中間環節,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農村基層組織更是這基礎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到2008年底,
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現有基層組織371.8萬個,而全國34324個鄉鎮中,34321個鄉鎮建立了黨組織。60.6萬個建制村中,60.5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占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建制村總數的99.98%。正是這些農村基層組織,成為黨組織發展壯大從而服務於廣大農民的堅實的基礎。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62人,黨員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4人。 團員6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2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2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7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4.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哨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白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00公里,距離中學37.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87人,中學生44人。文化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創造過程中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確切地說,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的統稱。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
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829.00畝(其中:田0.00畝,地1829.00畝),人均耕地2.04畝,主要種植洋芋\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96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6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2畝,主要種植蘋果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439.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227戶通自來水,有4戶飲用井水, 有227戶通電,有11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4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27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20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6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8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1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